第 6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大概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纪凌到底不是土生土长的周朝人,虽然知道这是公元前上古时期。

    但知道跟了解,还是区别很大。

    他之前在小院子种田的时候,用的都是最精良的青铜农具。

    当时没什么感觉,毕竟现代的时候他还用过比青铜农具更趁手的工具。

    现在小院子种田,变成大郊野种田,问题一点点出现。

    他用得起的农具,不代表所有人都用得起。

    如今郊野种田都是这样,等到纪国五个城池种田时,问题肯定更大。

    纪凌把这些事一一记录,暂时没什么太好的解决方法。

    种田的方法可以很快传授,但工具没有就是没有,谁也不能凭空造出。

    不止纪炀发现问题,五大三粗的司农同样知道不对劲。

    以前随便耕田的时候,还没发现农具的作用这样大,现在精耕细作,问题一点点浮现。

    纪凌道:“这跟兵士们要用好兵器一样。”

    “欲先利其事必先利其器。”

    “兵士打仗,跟农夫种田,都要趁手的物件。”

    要说别的,大家还要反应一会。

    用打仗做类比,所有人瞬间明白。

    他们纪国种田,还真是困难重重,单是开耕已经难住他们。

    种田可太难了。

    没办法,纪国不事农桑太久,长达百年的战争,让他们真的不会种。

    怪不得周王室一直不喜他们纪国,有时候还在喊他们南蛮。

    蛮就蛮吧,谁还不是华夏一员了。

    司农想到这事,干脆道:“我!蛮夷也!”

    这句话让纪凌差点笑出声。

    他那个时空的楚王也说过这句话,但本意不是说自己多不文明,而是假装自己不是文明的,借此称王。

    到他们纪国司农这,竟然像是摆烂了。

    我就是蛮夷!

    就是种田不好!

    怎么了!

    周围人忍不住笑出声。

    放在后世来看,他们这里跟楚和皖的位置很接近,跨越另一个时空,两句差不多,但意思不同的话,也挺有趣。

    纪国国都外的郊野,工具不足,经验不足的纪国兵卒们,包括三卿六公同样下田做事。

    纪凌心里升起无限信心,缺吃少穿,他们也能过了这一关!

    像他那个时空能称霸的诸侯国,靠近东夷的齐,吴越,南蛮的楚,狄戎的秦,皆是边陲,皆不在中原。

    谁还不是个霸主,谁还没崛起过。

    秦没有,秦统一六国了。

    边陲怎么了,南蛮怎么了。

    他们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路。

    不过这里的所谓蛮夷狄戎,其实都在华夏范围内。

    往祖上数数,全是一家人。

    纪凌记录土地情况的时候,不知谁开始唱起歌来。

    是《诗经》里面,关于生产祭祀的农事诗。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农具耕种田地,播下种子,长出秧苗。

    唱这几句话的时候,语气带着隐隐期盼。

    先周的语调带着上古时的神秘悠扬,低语悠扬,充满希望。

    接着唱道:“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粮食丰收,建了百间粮仓,每一间都堆满粮食,没有一丝空隙,妇人跟孩子平安健康。

    歌声到这,变得轻松不少,似乎看到一家同乐,粮谷满仓的场景。

    那是多么快乐的时光。

    最后的结束的几句。

    杀时犉牡,有捄其角。

    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杀了祭祀用的公牛,摸摸公牛长长的犄角,用来继承先人的传统。

    歌声变得慎重起来,带了对祖先的尊敬,又带了十足的信心。

    从播种到收获。

    歌声用着周音,唱出纪国人的期盼。

    纪凌被这样浑厚的歌声震撼。

    他头一次发现,自己离这个时代如此之近。

    他确实生活在上古,生活在公元前的平行时空周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