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20章

    木工坊还是当年张锦言搬来这里时建的,现在也没荒废,专门用来给家里造一些器械,也会给周围村庄的百姓提供农具。

    “少爷好。”

    木工坊里的木匠都是附近农庄里的人,张锦言深知木匠的用处,所以把这些人请来,每月会付给他们一些月钱。

    张锦言对着众人说道,“这就是画那张图纸的槿姑娘,你们现在有什么问题都去问她。”

    “槿姑娘,这是我家里的木匠,田叔。他做木匠可有些年头了,这方圆百里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需要添什么,改动什么,你都和他说。”

    “图纸我们都反复看了好几遍,连我这个老木匠都觉得这张图纸十分巧妙,我们这些木匠都很佩服槿姑娘,不过就是不明白造这个器械要用来做什么。”

    钟予槿打量着面前憨厚的大叔,礼貌地点头,“田叔客气了,我只会纸上谈兵,要是让我做木工活,那才是要丢人丢到家,真正厉害的还是你们这些能工巧匠,这东西啊,叫造糖车,是专门用来榨甘蔗汁的。”

    冬至那晚,她趁着宴席间隙慢慢画了出来。在后世她为了拍一些古风视频,翻阅过一些古书,没想到如今还真派上用场了。

    其中一本天工开物这次帮了大忙,里面专门记载了饴糖,红糖,白糖和冰糖的做法,和古代版榨甘蔗机,造糖车。

    可惜的是她这个笨脑袋,当时从头到尾翻遍了书本,现在只记得一半描述,和一幅图画,中间落下不少细节,所以画出来的图也是不清不楚,难为这些木匠替她研究出来这些东西。

    田叔把她带到木棚下,里面还有五个木匠在里面忙活。

    钟予槿刚进去就看见那架极为高大的器械,一下子愣住了,这些木匠才是下了苦功夫,单凭借一张模糊的图纸就把这东西复制了过来。

    田叔在旁边回道:“按您图纸上画的,先准备两块各长五尺,厚五寸,宽二尺的横木板,两端凿孔安进去木柱,木柱穿透下面的横版,埋在地下。”

    田叔推了推器械,“您看这多稳当,我看您那图纸上不就是这个意思?”

    钟予槿上前查看这个造糖车,确实像那么回事。

    “就是中间这部分让我们琢磨了许久,看您在图纸上画了两根大木辊,还有有一根木辊露出来,这根木辊露出的部分还装了个犁担。”

    “我们思来想去就在横木板上面的中间凿了两个洞,选了又重又硬的香樟木,您画的图纸上一个辊长,一个棍短,呐,这不正好长辊露出头,短辊就在这里,这犁担就安装在这长辊上。”

    钟予槿摸了摸两根木辊的中间,都凿有齿轮。

    “这两根木辊都按照图上画的,凿了互相咬合的凹凸齿,你看这两辊又直又圆,正好密合。”

    这和书上的例图几乎一模一样,钟予槿喃喃问道。

    “这木辊周长是不是七尺,两根长辊一个长三尺,一个长四尺五,犁担是不是长一丈五尺的曲木?”

    也是看到这个造糖车,钟予槿忽然想起那些数据来,有些好奇地问了问。

    田叔微愣,“巧了,您说的这些数和我们做的差不了多少。”

    钟予槿抚摸着上面的新鲜木纹,跃跃欲试:“既然这造糖车都做出来了,不如今天就试试,看看这东西好用不好用。”

    张锦言命人拿来一捆甘蔗,再牵来一头牛,几个工匠手脚麻利地给甘蔗削皮,田叔给牛套上犁绳。

    工匠把削皮甘蔗放在两根木辊中间,牛拉着上面的犁担缓慢转动,凹凸齿的压榨下,甘蔗在中间立刻被劈开,渐渐地有甘蔗汁顺着流下来。

    张锦言看着那造糖车流出的甘蔗汁连声赞叹,“槿姑娘,当时你和说这东西能榨甘蔗汁时我还半信半疑,如今看来这个造糖车真的是妙极了,以后要取甘蔗汁就省了一半的力气。”

    众人都惊奇地看着这个机器,“原来这个机器能用来榨甘蔗汁,这以后就不用人整日整夜的削甘蔗,榨甘蔗汁了,这机器当真绝妙。”

    钟予槿忍不住亲自试了试,随手拿一根削皮甘蔗放在木辊中间,犁担转动,甘蔗汁顺着木棍留下来。

    她让人拿过来一根竹筒,竹筒一开两半,其中一半放在下面正好接着甘蔗汁。“再拿过来一口锅接着这些甘蔗汁。”

    见工匠扔掉才榨过一次的甘蔗,钟予槿急忙拦住他,“哎,别扔,榨过一次的甘蔗里面还有残留的汁水,再扔进去榨一次。”

    “积少成多,直到这甘蔗变成干巴巴的碎末,这些碎末还可以拿去烧火。”

    院里的人都直愣愣地看着整根的甘蔗放进器械里,转眼就被榨干榨净,不一会就盛满了一锅甘蔗汁,从前要用一整天才能做到的事情,不过一瞬就成了。

    钟予槿有些激动地说道,“我们既然有了这么方便的机器,那以后取甘蔗汁就不再是问题了,下一步就是要想办法取出更纯净的蔗糖。”

    张锦言疑惑,“上次加了草木灰,熬出来的糖块已经很不错了,不似先前的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