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火车杀人案(3)(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动车经过10小时的运行,终于抵达到江春市火车站,来接白国力和李汉钟的是江春市刑警支队支队长汪权。

    汪权身材清瘦,和一般体制内其他人高马大的刑警队队长相比,显得他瘦弱得过分了。

    白国力他们之前没接触过对方,不知道他的行事作风如何。

    但性子“活泼”的李汉钟看到汪权的那一刻,就悄悄用手肘碰了碰老白。

    在对方走过来时,他偏头低声说:“对方看起来怎么那么弱?所以才让我们过来?”

    白国力踢了一脚李汉钟的小腿,声音从牙齿里挤出来,“别贫嘴了。”

    李汉钟做出缝嘴的动作,这时汪权刚好来到二人面前。

    对方身后也跟了几个人,双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汪权道:“我身边这些都是负责这次3·26货车藏尸案专案组的成员,知道白前辈你今天到,特意过来迎接你。”

    白国力听到这句话,眉头微微蹙起转眼又松开。

    他随口说了句:“我过来是应当的,而且我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不需要这么劳师动众。专案组来了这么些人,案子不需要人查吗?”

    听到老白这么直白地质问过去,李汉钟绷着脸,手却伸到白国力的后背,拇指戳了戳比了个赞。

    汪权像是察觉不了尴尬,他苦笑了一声,说道:“组里现在还有其他成员查着,但目前毫无进展,要不然我们也不会专门在这儿等你们过来。”

    “这起案子我们还是边走边聊吧。”

    听到这一句,李汉钟混不吝的气质也收起来,认真倾听。

    白国力跟上汪权,只听他说道:“上个月26号早晨,有环卫阿姨在清洁街道时,闻到边上一辆大货车隐隐传来臭味,而且她留意到这车子停了有好些天,担心是车上有东西,急忙忙报了警。”

    “民警去到那里闻到味道,基本确认里头出事,破开车门后,只见一裸-体男尸躺在车上,法医鉴定后给出死亡时间范围是2月末到3月上旬这个范围。”

    “我已经发给你资料看,死者颅骨有一处撞击伤,身上出现多处皮革样化的擦伤,致命伤是位于颈部长约6厘米的砍创,创缘平整,确定凶手的行凶道具应是菜刀一类的东西。”

    砍创,这是和9·23案有些微出入的地方,当年案子检查的法医报告上写的是切创,凶器判断是刀片一类的薄刃。

    白国力又问:“那车主信息呢?”

    “车主就是死者,名字叫做江瓯水。”汪权说出这个信息。

    白国力沉默一瞬,而边上的李汉钟已经掐着手指头算时间,他嘀嘀咕咕道:“江春在北方,2、3月温度还是很低,尸体从上旬保存到下旬,快一个月了,时间够长的啊……”

    对于处理死亡时间越长的尸体,反而不利于法医的研究,如果是发生在夏季,尸体受自然因素影响更大,尸体信息丢失的可能会更多。

    而对于侦查的警方,时间线拖得越久,案发现场残留的线索越有可能会被破坏掉。

    这次尸体出现在封闭的车厢,江春市前些日子温度不高,如果货车是第一作案现场,车里环境和尸体一般会留下些东西。

    但白国力知道死者全身衣物被扒光后,对现场侦查不怎么抱希望。

    “车厢被人处理过?”他直接了当地问。

    “对。”汪权点头,“凶手很聪明,先是将车里的痕迹都抹除掉,又将死者的衣服拿掉,除了少量地方发生血迹反应,其他痕迹都清除得干干净净。”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说这案子很难推进的原因,现在专案组只能寄将希望托在调查死者的人际网上。”

    “那附近监控呢?专案组为什么又认为它和8年前的火车杀人案有关系?”李汉钟问。

    白国力同样望向汪权。

    汪权叹了口气,道:“附近的监控都在排查,但尸体被发现的位置是一个人流还算密集的街道,我们日夜观察死者死亡时间范围内的监控,前天终于在3月2日的路段监控里,发现了疑似凶手的司机下车离开的画面……”

    “那人明显乔装过,毛线帽、口罩、围巾全副武装,监控画面拍不到司机的面容。”

    “而且就像9·23案子中凶手潜入人海里避过监控的追踪那样,这次的案子,开车的司机将车停在繁华的街道后,就下车混入人群。”

    “组里这些天还在熬通宵看发现地方附近的监控,但司机反侦察能力很强,他后续行踪和石沉大海没什么区别。”

    “再加上杀人手法一致,我们才会联想到8年前的火车杀人案……”

    汪权倒是实话实说,将专案组现在的难处全说出来,之所以会定性成连环杀人案,他们也是想尝试从9·23案中寻找灵感。

    现在颇有种死马当活马医了。

    白国力听完后慢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