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晚饭吃的是杂菌汤面疙瘩,汤上撒了一把韭菜,又鲜又香。

    秦沐咕噜咕噜的喝着汤,一碗喝完,眯着眼睛回味。冬青哥果然没骗他,这菌子汤是真的鲜。

    柳爹也搁了碗,道:“我下晌去看了秧苗,长势不错。娘,明日把秧插了吧!田里的水我也放的差不多了,这要不插,过几天这田就还得再犁一遍。”

    “成,那明日我们早点起,先把秧苗拔了。”

    柳芽儿吃着面疙瘩,心里寻思着柳家统共四亩的水田,就柳爹和钱氏两个人,就算加上柳冬青和秦沐,这秧起码要插上好几天。

    她也想帮忙,可她不会插秧。别的农活她倒是做惯了的,唯独插秧不会。

    前世她奶不让她下田,她又怕蚂蝗,所以插秧这事她一直没接触过。

    “奶,明日您教我插秧吧!”柳芽儿也想帮着一起分担。

    钱氏笑到:“哪用得着你?明朝你搁家里做饭,做好了送到田里,我们怕是没有时间回来吃饭!”

    “那我先帮你们插点再回来做饭也一样啊!”

    “那田里有不少蚂蝗,你不是最怕蚂蝗了?”

    蚂蝗!柳芽儿一听到这两个字就头皮发麻,她最怕的就是这种软体动物,特别还是咬人吸血的。

    哎,看来她还是在家做饭吧。

    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大早,除了柳芽儿就在家做早饭,其他人全去了田里拔秧。

    因为插秧特别耗体力,所以早饭柳芽儿熬的粥特别浓稠,更是破天荒的用油炒了一盘咸萝卜干。

    吃过早饭后,柳芽儿还是跟着一道去了田里。插秧她是不会,但抛秧她在行。

    暖阳当空,泥泞的小路早已被晒干。小路两边的田地里,勤劳的庄户人在劳作,见着柳爹他们经过,都抬起头来笑着打招呼。

    柳芽儿提着装水罐的篮子,走在队伍的中间。许是因为阳光正好,又或是山野田间的气息让人愉悦,她竟不知觉的哼起了小曲。

    “芽儿这哼的啥,怎么从来没听过,搁哪学的?别说,还怪好听的?”

    “啊?我瞎哼的!”柳芽儿心虚的吐了吐舌头。

    “哇,芽儿好厉害,瞎哼都这么好听!”柳冬青真是个十足的芽儿吹。

    就这样,一行人哼着曲儿有说有笑的就到了柳家的田边。

    柳家祖父在世时,柳家的水田只有两亩。后来柳爹做教书先生攒了些银子又买了三亩。这么算起来,柳家共有五亩的水田。

    别看五亩听起来不多,但仅靠柳爹和钱氏,五亩的水田最少要四天才能插完秧。柳冬青和秦沐虽然也能帮着干活,但是毕竟年纪小,手脚的速度也跟不上,两人加起来也才将将抵半个劳动力。

    到了柳家的田埂,柳爹和钱氏下田,三个小的站在田埂上抛秧。拔好的秧苗用稻草捆成一小把,等到了插秧的时候,只需把成捆的秧苗抛到田中央,插秧的人就近拿秧苗开插,无需两头跑,能省时不少。

    “老嫂子,你们秧苗可有多的?我家儿媳妇头一回拔秧,没个分寸,秧苗不大够。凑巧看你们今天也插秧,我就来看看可有多余的秧苗。您要有多的,能不能给我几把,省的我两头跑,还要去拔!”陈家奶奶站在田埂上,冲着钱氏喊道。

    钱氏停了手,慢慢的直起腰来,答道:“我早上特地多拔了些,估摸着是有剩的。一会儿等抛完秧看看有多少,我让青儿或者沐儿给你送去。”

    陈家奶奶高兴的一拍手:“那感情好,真是谢谢你了,老嫂子!那我就先回了啊!”

    “你也是,说什么谢,几把秧而已。回吧,回吧!”钱氏说着,又弯下腰插起秧来。

    在农村,谁家要是秧苗没拔够,边上有秧苗多的人家,一般都会直接过去讨两把。而被讨要的人家,也会毫不吝啬的将多余的秧苗送给他。

    农村的人,多半都是淳朴的。特别是一个村子的,都回互帮互助,有来有往。

    这边刚说完,那边就见柳家隔壁的夏梅爹和夏梅娘,外加村长的儿子张全和他媳妇周红有说有笑的走了过来。

    “你们也真是,每年都来帮着插秧,搞得我都不好意思!”看着几人撸起了袖子下了田,钱氏徉装嗔道。

    夏梅娘拿过一捆秧,解了绑在上面的稻草,一边插秧一边笑道:“婶子可别不好意思,我们哪家要是有个什么事,哪回柳相公没去帮?我们又不是那白眼狼,张全媳妇,你说是不是?”

    周红也手脚麻利的解开了秧,答道:“就是,我公爹先前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