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谁都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简直是倒霉它妈给倒霉开门,倒霉到家了。

    圣驾抵达九成宫的第一天,阳光万里,天气还好的不得了,谁想到第二天黄昏时就开始狂风咆哮,乌云密布等到傍晚,更有暴雨倾盆从天而降。

    下雨嘛。

    这本也没什么,哪年夏天没有雨呢?

    但让人万万没想到想到的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威力实在巨大,到了黎明时,便已水漫九成宫。

    李治见此,心中顿时惊慌无比。

    武媚娘倒是比他冷静,一边安抚着心上人,一边有条不紊的指挥救驾,期间还不忘叮嘱武明明叫她紧跟在自己身边,千万不能走散。武明明闻言则是深深的看了她一眼,相比与自己,身怀有孕的姐姐,才更叫让人担心啊。被侍卫们簇拥着,一路向着高处而去,到处都是水,雨水,积水,还有人们眼中惊慌失措的泪水。

    水越来越多,视线越来越模糊,已经快要到看不清楚周围的地步了。

    武明明见状,心中一狠,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她姐直接背在了自己身上。

    轰隆隆的瓢泼大雨中,依稀传来武媚娘的声音,她说:“还有陛下……”

    “先顾好你自己吧。”划着几乎快要到腰部的积水,武明明奋力向高处爬去。

    侥天之幸,她们安全无恙。

    当然,李治也没什么事。

    见到完好无缺的武媚娘这位皇帝陛下当即湿润了双眼,直拉着她的双手一个劲儿的询问状况。武媚娘当即表示,多亏胞妹一路背负自己,这才能够平安无事。李治闻言心中又是感激又是感叹:“令妹看起来纤质柔弱,没想到竟还有这样的气力。”

    他也是被人一路背上来的,不过背他的是身高八尺有余的玄甲侍卫。就这样,背上来之后对方都免不了要气喘吁吁一番呢,但武明明看起来除了一身泥浆的狼狈外,倒也没有什么其他问题了。

    武媚娘听了这话,脸上似有一缕古怪的情绪划过,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微笑着没有说话。

    御驾在九成宫最高处的山顶驻扎而雨也一直在下着。想着那些在殿宇中来不及出逃的宫人们武明明心中很是憋闷。时间就这样度秒如年的过着,终于,又过了大半日的功夫,这场该死的大雨终于停了下来。

    夜晚,武明明闭着眼睛,迷迷糊糊间,听到有人在说话。

    “九成宫漂溺一千五百余人,失踪八百余人……衡州大水,漂溺五千余家,通往长安的道路许多都已被冲垮……元舅来信说明日会亲自抵达面见于朕。”

    “天灾人祸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陛下不必太过忧虑。”

    “朕来行宫本就是为了散心,没想到却遇见这样晦气的事情,那帮老家伙们,这次不定又要说出多少大道理来。”

    “陛下羽翼未丰,还是应当继续积攒力量。”

    “朕知道,朕只是厌恶他们处处指手画脚。”

    武明明一觉醒来自觉精神大好。她见武媚娘神色尚可,腹中胎儿也没有什么问题,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方才渐渐落于肚腹之中。

    “这次真是多亏有你。”

    “咱们姐妹不用说这些。”武明明悄然凑过脑袋,对着武媚娘小声说道:“长孙无忌要来了,他会不会难为你啊!”

    长孙无忌!!!

    那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此人不但是文德皇后的同母兄,当今皇帝的亲舅舅,最重的他还是当朝宰相,而就是这位大唐帝国的奠基人之一,在当年李治迎武媚娘回宫的事情上,表现出了及其强烈的反对意见。

    这件事情在当时闹的很大,大到连在宫外的武明明都有所耳闻的地步。

    小人物怕大人物,乃是天性。

    在武明明心里,已然把那个长孙无忌视作了比魔鬼还要可怖的人物了。

    “傻孩子,你怕他干什么!”武媚娘见妹妹一副怯怯不安的模样,不禁抬起手摸了摸她的乖毛,冷静道:“长孙大人在朝中威望是高,但也远远没到军国大事一言可决的地步,他当年没有弄倒我,如今就更不行了。”

    是、是这样的吗?

    武明明眨了眨眼睛,她定定的看着自己姐姐而后忽然就撒起娇来:“阿姐,阿姐,你现在看起来好厉害啊!感觉我以后在长安城里都可以横着走了!”

    武媚娘闻言噗嗤一笑:“什么横着走,又不是螃蟹。”

    “嘿嘿嘿,这就是比喻嘛。难怪书上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我现在总算知道这是个什么滋味了。”

    武明明在私底下畅想的十分美妙,然而苍天无眼,轮到现实中时,比嘚瑟更先一步从心中升起的则是逃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