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除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李世民。

    他听着神迹内后世之人提到的能当将军也能当好皇帝,还是被称为“二凤”的人,觉得对方说的应该是他。毕竟,从字义上来解释,二应该是排行第二,凤则有凤凰之意。往前面的朝代去看,没有人能符合此身份的,后面的朝代他不知道,但倾向于没有。

    更重要的是,哪怕他现在还没有作《威凤赋》,但直觉所谓的二凤指的就是他。

    不过,李世民也清楚,这话不能够由他说出来,得让旁人来指认。着实作为皇帝,还是需要谦虚的。

    于是朝堂上观看神迹的群臣的耳边便传来李世民的声音:“诸位爱卿,你们觉得神迹所说的二凤是为何人啊?”

    在场的大臣哪个不是人精,又如何听不出来其中的意思。

    顿时就有人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认为神迹内所言之人是您。历数各朝,能够在文武之道上排上名的人也不是没有,但那些人有些没有当过将军,有些不是皇帝。其中,既当过将军又将皇帝当得圣明,也只有您。”

    “没错,陛下,臣也认为神迹内提到的人是您。”随着那人的声音落下,又有人站出来附和道。

    以至于到了最后,连房玄龄、杜如晦还有长孙无忌也表示神迹上提到的人就是李世民。

    对此,李世民只是谦虚的摆摆手:“虽然朕也有这样的想法,但实际情况到底如何,还是需要由神迹来说明。”

    说到这里,他将视线移到魏征的身上,面色平静的问道:“魏卿,朕见你久久不言,是有不同的见解吗?”

    “不是,臣只是觉得各位同僚的话言之有理,所以也就没有可说的了。”魏征的神情格外坦然,让一众人都很惊讶。

    他们似乎是没有预料到魏征会有说这种话的时候,都按捺住内心的好奇瞥向他。

    感受到视线的魏征却是没有任何的反应,就端正的站着。

    恰逢此时神迹内又传来声音,让众人的注意力集中于此。

    [南巷清风:除了二凤以外,还有judy吧,都是用兵如神。不过相比于此,二凤是更全能了点,堪称六边形战士。]

    诸朝之人发觉这个声音不同于之前几人,便向着名字的方向看去。果不其然,说话的是个陌生的名字。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以至于后面又出现其他人的声音。当然,若是抛除过这个问题,还是能够从中提取出来想要的内容。

    [苏玳☆:judy确实没有问题,但是在他当皇帝的时候,文治、后勤方面基本上是由明仁宗来管理的,大家也不是调侃judy是明仁宗的征北大将军吗?毕竟在位的judy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

    [我磕的cp都be了:所以,话再说回来。十四是能当好将军,却没办法当好皇帝。]

    [禵祥一生:他没当过皇帝,你怎么知道他当不好皇帝?不能因为雍正是最后的赢家,就向着他说话。]

    [秦始皇的宝贝:这不是向不向着谁的问题,而是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当皇帝也不是看谁掌着兵权,谁就能当皇帝。依照当时的大清的状况,康熙就不可能将皇位给十四。我们都知道,在康熙晚期的时候,留下的烂摊子要是让十四继位了,根据他的性格,可能看不惯那种现象血洗朝堂,即使不是血洗朝堂也会造成动荡。]

    [秦始皇的宝贝:毕竟治理朝政不是打仗,面对的也不是将士。朝堂上的官员具有多面性,稍有不慎就会翻车。尤其是那时候被留下的各种各样的麻烦,也只能是雍正继位处理了。老康也明白自家四儿子做事情的态度,交给十四,说不定大清会早亡了。虽然从现在的角度来讲大清早点亡是好事,可我们需要就事论事,依照当时康熙的角度来讲,他肯定不希望大清亡了,所以得找个好继承人。或许这话说的有些偏颇,但也确实如此,做皇帝可不是就坐在皇位上就好了,也不是靠讲义气,他还要一天到晚的干活,处理政务。这不,老四也才干了十三年就猝死在御案上了。就算里面还有十三的帮忙,但十三也提前几年死了。]

    [曹操速来围观:话说的好听,但不代表康熙没有让十四继位。谁不知道当时写诏书的不是康熙,而且留在京里能见康熙的就他一个,说不定他就是毒死了康熙,再让大臣写的新诏书。]

    [一口一个仁尼:哇趣,给你讲证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