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42(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从神迹的描述中,营造成那样局面的算是金国,不是辽夏,意味着他们确实没有毁约,维护了多年的和平。而大宋也免除了可能发生战争的情况,百姓们也没有遭受悲惨的对待。

    宋真宗觉得即使他真的有问题,可也的确是在以别的方式避免可能发生的灾难。

    但在看见宰相寇准面无表情的神色,宋真宗还是没有忍住询问道:“吾签定《澶渊之盟》真的错了吗?”

    “事已至此,官家何必再纠事情正确与错误?”就算是真的错了,还能将时间倒流回签订盟约之时吗?

    宋真宗闻言,只觉得寇准的心里有怨气。当初对方就强烈拒绝签订《澶渊之盟》,后来又强硬的命令“所许银两不得超过三十万”,毕竟以对方的想法是想要回燕云十六州,却被他推脱。

    只是事成定局,再没有提及。现在神迹出现相似内容,或许又将他的怨念给勾出。

    一时之间,宋真宗心头也不好受。

    寇准的言辞仿佛是他之过,但他也不过是不想生灵涂炭而已。

    想到这里,宋真宗忍不住叹了口气。

    【道德君:说起靖康之变,我又想起来金朝兴起和海上之盟的事情了。在选择联金灭辽前有没有想过这里面会遭遇什么样的意外呢?有没有想过自家军队的实力到底能不能抵抗在灭辽以后的金国呢?

    虽然现在这样说有点马后炮,不能说这措施是不是错误,但在采取措施前得先看看自己国家的情况。政治腐败,又外加各地农民起义,军队的质量根本就是没有战斗力,灭了辽国以后,尤其是让金国看到军队的实力,下一步就是来灭你了。没有强有力的战斗力,是个兔子都能将你咬一口。

    口头约定说灭辽以后可以夺取燕云地区,就没有想过对方会反悔吗?感觉脑子完全有泡,在有两个敌人的情况下,和有一个敌人的情况下,会变成什么样的结果可想而知。还有那些执行政策的人,就没有想过有什么问题吗?一个两个都是菜鸡,一个是政治投机者,一个只是给皇宫递送东西的小宦官,只会吹牛,说些故事。然后将后者给提拔到节度使位置,当作操刀手,宋徽宗脑子真的没有问题吗?

    在与金交涉的过程中,反复无常。先不论这联金灭辽的行为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就讲这一会儿要悔约的,一会儿要继续的,当是过家家吗?既然都没有想好,还这样搞来搞去的。

    尤其是去派使者去金国,不带印信,带了圣旨还不敢拿出来给对方看。见面后就只有口头圣旨,态度还非常卑微。就算真的要去签订盟约,也得派个有地位的官员吧!而且还在签订协议中承认支付岁币的条件,燕京本来就是汉人土地,还用若许,完全没有自己的思维,他金人爹说什么就是什么,脑子到底是在哪里长着啊?!将主动权交给敌人,真的以为敌人会心软吗?!人家是恨不得的把你整个吃掉呢(微笑.jpg)

    明明是平等的地位,就这样变成对方是主导者,就算是想要君子之交,以礼相待,特么的也要看看对方值不值得这样。更不用说是出兵后的行为,简直就是在自爆弱点,狼人自爆也没有这样牛逼吧!啊啊啊啊啊,感觉宋朝的这些皇帝脑子都被僵尸吃了吗?!一个个的怎么都那么一言难尽啊!】

    【梦想当米虫:能够站着非要跪着,就拿赵二这一脉来讲,赵二是个高粱河车神,宋真宗嬴了战争有机会拿回来燕云十六州却不要还给敌国送钱,宋仁宗只能说是个好人……徽宗钦宗高宗更不用说了,烂透了,真是可怜那些百姓,还有那些有忠魂烈骨的人!怎么就碰上些这种皇帝呢?!简直都是些极品啊!为敌人着想,就不为百姓想想。】

    随着这些文字出来,宋真宗的表情真的变得非常不好了。神迹之内真的对他所进行的《澶渊之盟》进行了批判,还直言他们脑子有问题。

    这些后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过,他还是发现了神迹内多为百姓讲话。对此,宋真宗认为他的措施也确实都为百姓着想。难道发生战争才更好吗?既然为百姓说话,就没有考虑到他为什么会那样做?

    0;原因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