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转折一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在中路交战部队缓慢后退,快要到达“皇族荣耀”三塔时,绝世下路的偷袭小分队已经越过二塔,到达三塔。




    这时候,他们终于被“皇族荣耀”下路的挖矿队发现了。


    他们想要悄无声息直达炮台毕竟是不可能的,“皇族荣耀”后方虽然没有了作战队伍,但矿工们还是在三塔前后的路段来回奔走搬运。


    一开始看到边上有几队人快速跑过,矿工们都没太注意,还以为是护矿的友军呢。


    从旁边经过却不打他们,不是友军是什么?


    直到背矿经过三塔,有人无意中瞥到那队人过箭塔时,箭塔自动激发,那些人减速了一下,他们才惊觉那竟然是敌军。


    于是,矿工们扯着嗓子在帮会报告,“下路有人偷袭!下路有人偷袭!”


    指挥钟大山微微一愣,然后问,“有多少人?”


    报告的人也一愣,迟疑着说,“没注意,……没看清多少人,至少有一两个队吧。”


    钟大山便有些犹豫。


    一两个队,人倒是不多。


    他很快明白了,自己这边已经从下路推到了对面二塔,而下路却又突然冒出来人。


    那么这些人不可能是下路漏的,只可能是中路转下路来偷袭的。


    钟大山再次权衡计算,终究还是认定,保持现有的布局才是最理智的对策。


    上下路已经快通关了,现在叫回来的话路途遥远,要快速回来只能通过自杀的方式,那还是有点得不偿失。


    回来之后虽然可以稳守老家,但对绝世的攻势就势必会减缓。


    ??这一定就是绝世拼命要偷袭炮台的目的。


    很简单的围魏救赵。


    敌人想达到的目的,那就不能让他实现。


    钟大山果断下令,“上下路保持不动,守家队从中路撤回来守炮台,把下路偷袭的敌人清回去!”


    钟大山是这么考虑的,不管对面来多少人,只要是中路转下的,那人数总量总是不会变的。


    原本这些人全在中路,双方也只是基本僵持,现在分一部分下路偷袭,也不可能平白改变这个局面。


    于是,“皇族荣耀”中路靠后方的人依照指令开始转头往家里转移。


    这本来只是“皇族荣耀”战略上的安排,但林风翼等的却就是这微妙的一刻。


    如果中路真的只是两军相持,又或者“绝世”真的处于劣势被慢慢打退,那“皇族荣耀”这个安排自然没有太大问题。


    但“绝世”刚才的“僵持”和“退却”只是在林风翼的指令下特意做出来的假象,目的就是为了换来他们人员调动的这个转折点。


    林风翼让灵狐他们中转下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偷袭成功,而是为了给中路制造一个机会。


    绝世的中路人马才是真正的主力,中路才是真正的制胜路。


    古代史上曾经有一场很有名的战役叫“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的故事中有一段广为人知。


    当时两军以淝水为界两相对峙,东晋北府兵的首领谢玄传信给前秦的先锋主将符融,希望前秦的人马往后撤退一点,腾出点地方,因为他们东晋的人马想要渡河决战了。


    符融看到之后告诉苻坚,苻坚知道之后也想得挺好。他打算在东晋的人马在河中央渡河的时候,趁机发起总攻,所谓“半渡而击之”。


    于是他们就答应了谢玄的要求,掉转军队往后撤。


    这计策本身也算是条毒计,苻坚也的确没有宋襄公的妇人之仁,但他千算万算却没算到自己阵营里有个内奸,在他们刚刚掉头“战略性”后撤的时候,一个叫朱序的东晋降将早有预谋,在队伍的后面大喊了一声“输了啊,快跑啊!”


    然后,前秦几十万大军就莫名其妙地跑得不亦乐乎,最后死得不明不白。


    这种战役在历史上看着都很玄乎,很多史学家会研究其中的细节,很多后人也会怀疑事情不可能那么简单。


    真实的历史当然不会那么简单,但朱序的那一嗓子,却一定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后人可以从中获得一个经验,那就是,两军对战的时候,突然的人员调动,极有可能自乱阵脚,人越多,越容易乱。


    尤其是几十万的军队,前面不知道后面,后面不知道前面,后面一跑过来,前面的就跟着跑了。


    小时候大多数人会有类似这样的经历:几个小伙伴一起走在一条偏僻的路上,或者走夜路,走在后面的那个使坏,故意喊了一声,“快跑啊,后面有鬼啊!”


    然后几个人就能一路疯跑,能跑到差点断气。


    你不一定相信有鬼,但心里就是很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