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嬴政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嬴政继位为秦王的时候,秦国已吞巴蜀、汉中,西南越过宛城到达郢都,设置了南郡;北面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并且吞灭了二周,在此地设置三川郡。】[1]

    【秦王政十一年,赵燕交战。赵国攻燕,而秦国出兵,夹攻赵国,先后攻取了赵的阏与、?阳、河间、安阳等邑。秦王政十三年,秦国又攻赵国,以所取的赵地建立雁门郡和云中郡。】[2]

    【顺便说一句,我们陛下那会儿说得可好听了,坚持表示??我们是来帮助燕国干你的哦。】

    【我要是燕王我都一脸懵,兄弟我们之间的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你这理由找得未免也太随便了一点吧,是个人都看出是假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后头嬴政俘虏燕王的时候可不见后这份深情厚谊。】

    嬴政无声一笑:废话,燕国就是个借口。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他更多是为了趁燕赵交战后方空虚之时狠狠咬一口赵国,这块遮羞布也不能被拉下来。

    再者说……他也确实最想打赵国。

    年幼时的那些经历始终都叫他无法忘记。

    赵国……

    早晚灭了他。

    【当然,虽然政哥在位时期第一个干的是赵国,但人家灭的第一个国还真不是赵国。】

    无数仰头看着天幕的战国末年的国君们纷纷心头一紧。

    【都说柿子要挑软的捏,灭国当然也是。】

    韩王安下意识就觉得不好。

    在听到天幕那一句轻飘飘的??【秦国第一个灭的是韩国】时候,竟也下意识觉得理所当然。

    他们韩国在七国中确实是最弱的。

    虽说韩国手工业天下无双,兵器精良,但是他们国小兵弱,兵器的精良放在他们面前就跟差生文具多一样,相当鸡肋。

    【秦王政十七年,秦国派内史腾攻韩,俘虏了韩王安,于韩地建置颍川郡,韩国灭亡。】[3]

    【说到韩国,我们就不得不感慨两个人了。】

    【相信大家应该猜到是谁了吧。】

    【秦始皇的宝贝:第一个绝对是韩非大佬!】

    【银白色:第二个绝对是我们家子房!】

    “咦,”李斯看着天幕,惊呼出声,“那个子房,竟是韩国人?”

    也是,既然知道了汉朝就是他们秦以后的朝代,那作为六国旧人,“子房”助汉也是正常。

    这就好找多了。

    许以重利,总有这么几个骨头软的会出说是谁。

    【没错,就是韩非和张良。】

    行了,现在也不用特意去找人问了,名姓都有了,还有韩国这个指向,究竟是谁还不明确吗?

    不过……

    姓张?

    “难道是张平之子?”

    韩国就那么大,有名的姓张之人他只能想到那一家。

    “如果是张平的儿子,那可就不好办了。”

    一向不和他交流的王绾也忍不住开口。

    “张家人五世相韩,韩王待他们可不薄,又有家私,只怕是难以轻易入我秦国朝堂。”

    王绾厌恶李斯,是因为对方对他的丞相之位虎视眈眈,但他们都是大秦的臣子,在秦国利益面前,不用嬴政多说,他都会自动摒弃前嫌和李斯站在一起。

    “威逼利诱无非是这几种方式,张家人不缺钱,又能留名史书,只怕也不是什么心性不坚之人,你既然接了这份差事,就要当心。”

    可别给他们大秦又招惹来一个麻烦的敌人。

    李斯朝他一拱手。

    “这是自然。”

    【我们学习战国末年那段历史的时候,可能都会感觉奇怪,韩国在版图上来看,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从军事实力来看,也是七国之中最弱的,偏偏占据了这块土地就是几十年不动窝,硬是以七国之弱的名头活了这么多年。】

    【除了特定地理位置实在独特,有多国环绕,列国拿它当缓冲带以外,也是因为当年的申不害变法。】

    【说起来很奇怪,七国之中,韩国和秦国都是用法家的,但是秦国依靠商君变法,成功走上了一条富强之路。韩国呢,却是积重难返,一步步滑向深渊。】

    【当年申不害在韩国变法图强,确实让韩国强大一时。】

    【任用申不害的是韩昭侯,算是韩国一位难得有作为的君主了。他看到了国家的贫弱,于是拜申不害为相。】

    【申不害这人呢,算是早期权谋大师,对帝王之术的研究到了一种恐怖的地步,他以“术”著称,因为受到黄老之术的影响,他主张君王应当学会以弱示人,柔弱克刚。】

    【深得他真传的应该有刘恒和李治。】

    刘恒:“……”

    李治:“……”

    李治不太确定的问他身边的武媚娘:“阿武,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