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第 225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225


     易寒星生活的时代, 00后已经开始整顿职场了,易寒星作为一个20后,自然不能示弱:是时候整顿学术界了。


     想要整顿学术界的易寒星花了好些功夫,找到学校教务部门提交了建议。


     当教授听到易寒星出出来的发财主意时, 都一言难尽地看向了易寒星:“这究竟又有什么意义?”


     建造学术打假平台究竟是什么鬼?


     易寒星微微笑了一下:只是走某网的路, 让学生们无路可走罢了。


     见到老师们如此不解, 易寒星给大家解释了一下:“我想到的就是可以建立一个学术论文的平台,收集所有学生的学术论文,分类别、分科目和关键词进行整理归纳, 方便人们查找论文, 同时可以提供论文原创性的查询服务,对大学生们的论文进行把关, 确保他们没有抄袭, 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科研水平。”


     听到易寒星这话,教授们实在是忍不住:地铁、老人、看手机。


     易寒星专门说明了一下:“教授们想要登上国际知名的期刊,自然是不能造假的, 但是学生们想要毕业,可能博士还需要作出有建设性的科研成果,但是本科只需要能够对自己所学的内容的某个方向有所研究就可以。”


     易寒星这么说着, 老师们纷纷点头,审核的标准也确实就是这样。


     “既然这样, ”易寒星继续说着:“那我们就必须要注意防止大学生们的抄袭行为, 很可能有人会找到西海岸的某篇论文改头换面, 也有可能找到法语、德语、意大利语书写的论文, 翻译过来, 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交差。”


     “确实不能排除这个可能。”特别是一些混进大学的人。


     “所以我认为, 这个学术论文联合平台确实有存在的必要, 到时候可以每个学科聘请几个工作人员熟读论文,等学生们提交毕业论文的时候,让几个人分别阅读审核,看是否和印象里的论文具有相似性,以及措辞是否有多篇相似,有的话再找出相应的论文,交给教授们判断是否进行了学术抄袭。”易寒星说道。


     教授们纷纷点头。


     易寒星此时想着,现在的教授们估计不会想到,再过几十年,一个专业的论文那是数以几十万上百万计,这办法生效不了多久,不过80年代计算机就已经走入人们的生活了,到时候搜索起来也容易很多。


     “你的建议我们会好好考虑的。”教授说着。


     易寒星点头:“我也是听到同学说,有学生专门追求成绩不错的同学,试图让他们帮自己搞定实验,我就想到既然有学生走这种歪门邪道,那么很可能会有学生的论文是抄出来的,还有找人代写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防范才行,不然,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可是要被怀疑了。”


     教授们也知道易寒星家里刚刚承办了极具影响力的好莱坞101选秀,估摸着和好莱坞的明星们也有联系,要是她让谁说一下学校里的这些问题,学校多少会有些麻烦存在,于是都正视了起来。


     再次和教授们打了预防针之后,易寒星告别离开了办公室。


     有同学见到易寒星从教务楼出来,奇怪地打招呼:“Luna,你怎么从这栋楼里出来?是毕业有什么学籍手续要办但我不知道的吗?”


     易寒星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说出自己的建议,免得太多学生抗议影响了建议的落实,于是含糊了一点回答道:“我来找老师提一点建议,觉得我们的教学安排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这样啊 。”同学倒也没太在意,毕竟提建议的学生虽然很少,但是每年都有好些个。


     等易寒星回到宿舍,隔壁舍友找到易寒星吐槽说自己碰到了类似的事情,好让易寒星宽心不要为某些垃圾男人烦恼的时候,易寒星若有所指地回答道:“他们会有报应的。”


     报应就是自己给他们卡了非常严格的毕业标准,回报他们恶心自己这两个月的作为。


     很快,老师们觉得易寒星的建议有道理,但是需要进一步进行可行性的分析,于是向博士生们进行意见的征集。


     至于为什么不征求本科生的意见,主要是老师们认为这事和他们有比较大的利息相关性,而博士生们的毕业要求更高(要有公开发表的论文),所以不太会受到这种打击学术造假行为的影响。


     美国精英教育之下,能读到博士的,大多数都是人才,大家群策群力,有学生甚至帮忙设计了审核流程模式,将这件事情落实了下来。


     要问为什么大家这么不遗余力帮忙?没什么,就是自己写博士论文的痛苦也想让本科生们体会一下罢了。


     帮助学校建立了学术审核平台之后,易寒星才放心地踏上回国的轮船。


     “等等,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事情?”上船之前,易寒星被叫住问道。


     “什么问题?”易寒星不解。


     “你忘了给陈老爷出赚钱主意啊!”领导说道。


     易寒星:没有、不知道、告辞!


     想到这里,易寒星只觉得头疼。


     要是再晚半个世纪,易寒星能告诉陈祖曜什么时间干什么行业最有可能赚钱,但是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哪些行业能赚钱?易寒星只恨自己当年没多了解一些世界近代史,完全不知道风口会在哪里。


     船开之前,领导还在谆谆嘱咐:“在船上没事的时候,多想想主意啊。”


     易寒星:……


     从美国东部去往香港的船只会穿过墨西哥,在美国西部停留补给之后,再行前往香港。


     易寒星在美国西部的港口看到了陈星望和陈日望,以及陈家人。


     趁着船只要停泊一天装卸货物,易寒星干脆和陈家人一起吃了顿午饭。


     “你们回国之后一切小心。”陈祖曜说着:“如果见势不妙,赶紧出国。”毕竟自己家可是资本家啊!陈祖曜想着:“苏联可是前车之鉴。”


     “放心吧。”易寒星让陈祖曜宽心:“我们可是难得的科研人才,领导人们不会让我们出问题的!”华国的领导团体可不是短视的人。


     陈祖曜想想,确实苏联的科研人员们也都没出什么大问题,放下了一半的心。


     陈家人最后“团聚”之后(陈祖曜依然没相信这个事实),易寒星三人开始登船了。


     就在易寒星已经快要走到船舷的时候,反派探长带着人拦住了陈日望。


     “怎么回事?”大家连忙围了过来问道。


     反派探长看着陈日望说:“陈先生,您涉嫌一起国家科研机密泄露案,在案件调查出结果之前,恐怕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