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点石成金的秘密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正道啊!#34;

    瓷器不过是日常用的玩意儿,能比得上这些大气古朴的青铜礼器吗?汉朝。

    刘彻看着那长信宫灯,陷入了沉默:#34;……#34;这不是曾经放在祖母宫中的那一盏灯吗?

    他的贴身太监春陀悄声道:#34;这盏灯,太后娘娘后来赐给了中山王妃。#34;

    刘彻这才想起来,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儿,他的异母兄长刘胜娶妻的时候,祖母将其赐给了他这位嫂子

    结果,出现在了后世的博物馆里。

    刘彻必须承认,他是有那么一点幸灾乐祸的,好不容易才忍住了在群臣面前不笑出声来。然后,装腔作势的:#34;朕要劝慰中山王一番,来人,传旨。#34;

    秦朝。

    秦始皇看着仙画上的青铜战车,这是他很喜欢的一辆战车,想来后面让工匠做了应该是要放置到自己的皇陵中的。

    然后现在竟然就这样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博物馆里。士卿臣子们群情激愤。

    #34;挖坟盗墓,大逆不道,该处以极刑!#34;

    他们其实也看了多少次仙画关于发掘考古的画面了,但这个时候放的可是自家皇帝陛下陵墓中的东西,必须要表现得非常气愤,义愤填膺才行。

    嬴政的嘴角微不可见的抽搐了一下。

    他倒是没有那么怒不可遏,那么多次了,心中早有预料,只是在想,到底有什么法子可以阻挡住这些后世小辈们的猖狂举动?

    想啊想,算了……日后再想吧...

    【不过,青铜器虽然灿烂精美,但是铜这东西贵,后来更是充当了古代的货币,当更加便宜且耐用的铁出现后,青铜就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华夏古代不仅会炼铁,而且在汉朝的时候

    就有了钢。】【我们先来分清一下这几个名词??生铁、熟铁和钢铁。】

    【钢铁,实际上就是含碳量在0.02%-2.11%之间的铁。这个含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少了,就成为了熟铁,偏软。多了,就成为了生铁,很硬很脆。】

    熟铁、钢铁、生铁。

    按照其中的碳含量,依次排列。

    这三者从外观就可以分辨,熟铁为平整的灰色,钢铁更光亮,颜色也更银白一些,生铁表面粗糙,颜色也更深一点点。

    【碳对铁器的影响,就像是铁对瓷器的影响一样,深远而巨大。】碳,元素符号C,同样被路小柒在元素周期表里圈了出来。

    【简单的用木炭将铁矿石冶炼成液态后再凝固,就能得到生铁。】

    【因为他们的炼炉很小,也没有强力的鼓风机,矿石没办法完全融化,里面有很多杂质。所以,生铁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法用的,它没有韧性,也没有塑性,很容易碎。】

    【古人也不知道怎么就那么聪明,居然创造性的像炒菜一样去炒它,这个过程会祛除一些杂质,还会把它里面的含碳量降低,于是就得到了熟铁。】

    【当然了,可能也会直接得到钢,这个只看含碳量嘛,但是几率应该比较小。】【这个法子也被叫做“炒钢法”。】

    赤膊的工匠们在坩炉内用铁棍搅拌着刚被融化成液态的铁水。然后又洒了一些精矿粉进去。整个过程就像是炒菜一样。【炒钢法不好把控,大部分情况下,只会得到熟铁。】

    【工匠们又想了个法子,把它再放在炙热的木炭上大力锤打,在力的作用下,这些杂质就会慢慢融合,分子重新排布,质地更密,同时还会让碳一点点的渗透进去。】

    【最后,就成为了钢。】

    【精铁要加热后反复锻打一百多次,这也就是“百炼钢”的由来。】古代要做铁匠,一定要有壮硕的身体,不然根本抡不起那柄巨大的锤子。铁胚被放在通红的木炭上,时刻保持着高温的软化状态。伴随着号子声,一锤又一锤砸向了它。

    #34;叮!#34;一声声响起,然后淬水冷却,又开始捶打,再淬水冷却。不断地重复着这个过程。

    最后,杂质被熔合,碳含量达到微妙平衡,这才有了真正的钢铁。

    #34;打

    铁居然也是科学?#34;有书生忍不住道。

    他的同窗笑道,#34;既然种地、救人、修路、烧瓷都是科学,那打铁怎么就不是科学了?#34;书生支吾了两声:#34;只是觉得………这科学的定义还挺广的。#34;

    而且,只是打铁而已,他居然听不懂,简直岂有此理!

    他的同窗笑了一下,心中讥诮,知道他不过是觉得打铁之人空有蛮力,登不上大雅之堂罢了。至于铁匠们,嗯,说实话,很多人也没听懂。

    #34;这说的是啥?含碳量?#34;#34;木炭我知道,是那个炭吗?#34;

    #34;不知道,不过这生铁、熟铁和钢铁我是懂了。钢铁应该就是咱们现在说的精铁。#34;也有一些官营作坊的主理官员,心中颇有志向,已经让人都把这些记了下来。#34;咱们现在听不懂,这全天下那么大,自然有听得懂的,到时候再去拜访求教。#34;炼铁一事,关系重大。

    兵器、农具等等,都要有好铁才行。

    所以,这件事情,朝廷肯定会重视的,到时候说不定就能找到能人,来破解仙画上说的这些玩意儿,然后看看能不能改进一下现在的炼铁技术。

    北宋。

    沈括在家中道:#34;这样锻打实在是太费人力,效率低下,只有壮年工匠才能做得到。#34;

    他的一位属下也在,寻思了一下,忽然道:“属下倒是见过民间有用不同的方法来做的。”

    沈括起了兴趣:“哦?说来听听。”

    他的属下娓娓道来:“我曾见匠人们将熟铁打成刀具,用生铁包裹在它的刀刃处,再用泥一起封上,放在炉火中再铸。生铁和熟铁全部融化之后,就会融合在一起,这时候再锻打,就轻松多了。#34;②

    沈括听得很感兴趣:“可还记得那处?在哪儿?”

    他想去看!

    【古代的铸剑师们常常有以身殉剑,然后造出绝世好剑的传闻和故事,其中最有名的可能就是干将莫邪。】

    【他们觉得人是万物之灵,只有当人的精气进入到剑中时,这把剑才会有灵魂。】干将和莫邪正在铸造宝剑。但宝剑久久未成。

    莫邪最后道:“夫君,精铁是矿世之珍品,

    凡火不可淬,必须用生人血祭。我愿以自身为祭品,铸成此剑!#34;

    说完,她想也不想就跳下去了。

    最后,果真练成了干将、莫邪两把绝世珍品。

    【这其实不是史实,只是东汉时期有人写的一则故事,后来明朝的冯梦龙又扩展了一下。】【而且,为什么偏偏要莫邪跳,干将不跳?难道这铁水还歧视男性?】

    【现在还有人正儿八经的分析了这种做法的科学依据。大概是这样,木炭的温度根本不可能融化生铁,而人因为脂肪丰富,充当了助燃物的作用。】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啊,扔块肥猪肉就好了!】

    【或者是,用煤来作为燃烧的介质就好了!】

    一车车的煤被运到了钢铁厂,看上去黝黑发亮。当他们扔进炉中燃烧的时候,爆发出了灼灼烈焰,比木炭的火焰可旺盛多了。

    在某处官营的铁匠作坊内,有工匠惊呼起来。

    #34;原来干将莫邪居然是假的吗?#34;

    有人纳闷:“当然是假的………等等,你不会以为这是真的吧?这明明就是个神话传说啊!”他刚说完,这才发现身边不少的工匠都露出了便秘一般的神色。

    #34;你们……?#34;

    有工匠讷讷开口:“我真的以为是真的,还很佩服他们以身殉剑的勇气。是条汉子!”

    “那你怎么不去跳啊?”

    “我不敢。”

    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时候,有老工匠叹了一声:“你们以为没人跳吗?”

    他环视了一下周围,将没有旁人,压低声音:“我以前就听我师傅讲过,那时候世道还乱得很,无法无天,有些官员就相信要以人来炼剑,逼死了好几位工匠。#34;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一阵悲凉莫名袭来。

    半晌后,有人轻咳了一声,轻快的道:“现在都知道了,扔块猪油进去就好了。”“扔什么猪油啊!用煤啊!仙画都说了。”

    #34;也是……#34;

    【现代实现大规模炼钢,第一靠的就是煤,第二,靠的就是贝塞麦在1855年发明的转炉炼钢法。】

    /gt;英国人贝塞麦正在研究如何能够更好的祛除生铁里的杂质。“我觉得是要让它们充分的氧化,氧化后自然就会消失。”工匠们似懂非懂:#34;那是要让温度变高,燃烧变得更加充分吗?#34;贝塞麦:#34;原理上是这样,但我打算换一种方法。#34;

    他和工匠开始做实验。

    他做了一个垂直的容器,有点像是个梨型的炉子,下面有六个风口。

    他们把生铁放在炉子中让其融化,这个时候,贝塞麦准备了一个粘土管,打算往其中注入空气。工匠忍不住道:“我们现在应该加焦炭,让温度更高。如果不加焦炭,这些铁水很快就会冷却凝固的。#34;

    贝塞麦却坚持:“我们先试试。”

    当贝塞麦打开风口的盖子,开始将空气注入到炉子里之后,铁水的温度开始急剧的上升。1350度的铁水立刻沸腾到了1600度以上,就像是火山爆发一样。工匠和贝塞麦都感到了灼热,急忙后退。工匠的眼睛瞪得像是铜铃一样。

    天幕下面,所有的铁匠们的眼睛也都瞪得像是铜铃一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