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黄雀在后前因后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在朝所有人都明白这件事不能扩大,若是消息传到前线,让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将士怎么想呢

    哦,我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拼命杀敌呢,结果我大周的储君殿下为了一己私欲,准备活活把我们饿死是个人都不能忍。

    这不得引起兵变嘛

    所以就算真相已经很明显了,可朝廷不能认,皇家不能认,大家揣着明白装糊涂,罪责止于偷换粮食的那个叫陈升的官员就可以了。

    对此事的处决可谓快刀斩乱麻,皇帝几乎没有和任何人商量,乾纲独断,当场下了命令,一副谁敢说一个不字就让谁一并陪葬的架势

    “陈升等涉案人员不必等秋后,三日后处斩。太子监察不利,责令将功补过,速速调集粮草运往丘城,不得有误”

    也不管朝廷一时根本就调集不出那么多粮草,反正谁惹出来的祸谁自己想办法解决。

    颇有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的架势,就连陪伴他几十年的皇后都被吓住了,没敢多说一个字。

    三皇子母亲贤妃娘娘觉得自家儿子这回受了大委屈,结果陛下不说惩罚元凶,还包庇元凶,叫她怎么忍得下这口气

    还想说什么,但抬头时对上陛下那双绿油油随时都能暴起杀人的眼睛时,冲动的脑子瞬间清醒,冷汗密密爬上脊背,好半晌,僵硬的低下头,低低说了声

    “谨遵陛下吩咐。”

    心里却是彻底将皇后和太子给恨上了。

    虽然明面上太子跟此事没关系,可究竟是怎么回事众人心知肚明,经此一事也得重新考虑继续支持太子究竟能不能得善终。

    一个为了自己利益可以损害国家利益的储君,连自己即将继承的江山都可以舍弃,还有什么是他不能舍的

    所以,太子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件事对他的影响长远且不可估量,对三皇子一党来说也不算没有收获。

    事情发生的太快,结束的太突然,包括太子在内的所有人心里都憋了一口气,不上不下,无处发泄。

    旁人当着皇帝的面儿不敢发泄,但作为皇帝这时候就没有忍着的必要了,他得找个出气筒。

    当下盯上了早就安排好死路的秋东,语气沉沉的问

    “保山伯还不肯认罪吗”

    这话什么意思事到如今,此事和人家保山伯有什么关系最冤枉的就是保山伯了好嘛,你不说放人家出来,婉转的赏人家点东西安抚就罢了,怎么听这语气,是一门心思想叫人家认罪呢

    认哪门子的罪监管不力

    是,要真照之前明面上的判决而言,保山伯确实监管不力,但这玩意儿保山伯敢认,陛下你也得好意思吧

    结果他们这位陛下脸皮大约是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走过一来回的,还真好意思,见无人回话,又问了一遍

    “保山伯还没认罪吗刑部究竟是怎么办事的”

    得,连刑部官员一并迁怒了。

    刑部侍郎心里暗道一声苦,正准备出列请罪,谁知此时外头小黄门急匆匆进来禀报

    “陛下,丘城八百里加急”

    皇帝蹭一下站起来,身子跟着晃了两下,抚开紧张搀扶的大太监,大声道

    “宣快宣”

    太和殿内众人的神经瞬间被提起来,丘城,又是这个敏感的地方,就怕又是一个噩耗,心里一瞬间至少想了不下十种可怕的结果。

    心都被揪起来了,可等来的却是皇帝看完急报后的哈哈大笑。

    众人心下一松,看来是个好消息。

    结果皇帝笑着笑着,就有几分咬牙切齿的味道,让人将加急折子传下去,叫在场诸位大人都瞧瞧。

    最先看的是太子,折子内容非常简单,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丘城粮草危机已解,感谢朝廷及时补送粮草。

    可朝廷有没有补送粮草,他能不清楚吗

    掐指一算,与上封八百里加急的时间不过间隔两日功夫而已。

    太子眼前一黑,他这回行事不谨,被老三的人抓住了把柄,事已至此,和老三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自然希望老三直接死在战场上最好,要是能按照他一开始的算计那般,因为缺粮战败才妙呢。

    现在谁来告诉他,那么多粮草,究竟是谁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筹集,且秘密送到丘城去的还神不知鬼不觉,且以朝廷的名义

    放眼望去,满朝有这个能力不超过一巴掌,却都没这个动机

    脑子里想了很多,也不过瞬间的事,咬牙将折子递到旁边人手里,垂眸不语。

    折子内容很简单,所有人都看完不过片刻,此时在场诸人心思简直太复杂了。

    究竟是哪位大人有如此厉害的手段若说这人提前没有丝毫准备那就是糊弄傻子,先隔空让三殿下和太子成了不死不休的死敌,再把太子的名声搞臭。

    说到底不过是晚送了两日粮草而已,又算得了什么行军在外,晚送十天半个月都是常事。

    此时他们已然认定了后

    补送过去的那批粮草,就是之前被换成沙土的那批。

    要说这事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