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24章 懂得真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三娘是在御前都敢抬头看并且冒出无数问题的人,面对这群年龄比她大不了几岁的小孩儿自是不会怯场,眼也不眨地回看过去,一双乌漆漆瞧着又亮又圆,一看便叫人心生亲近。<br>


  若说是官员家的儿女,这些皇孙们也不是没见过,可像三娘这般玉雪可爱的还真少见。与她一同进来的李泌也不似寻常少年,小小年纪瞧着便像个世间难见的神仙人物。


  不少小孩忍不住多看了他们两眼,颇好奇他们到底都是什么人。


  李隆基向来也是个看脸识人的,比如他如今最宠爱的武惠妃便是冠绝一时的美人。


  哪怕群臣还笼罩在则天大圣皇帝的阴影之下,坚决不同意他立武惠妃为后,他依然给了武惠妃至高的荣宠。


  他瞧见三娘与李泌齐齐上前行礼,只觉两小孩光是站在一块便颇为赏心悦目。


  李隆基抬抬手免了他们的礼,笑道:"今儿叫你们过来,就是想让你们相互认识认识。"他指着为首的李俨说道,"这是我们家李俨,平日带着弟弟妹妹们住在百孙院里。"


  李俨乃是太子长子,眉目俊秀,气质宽和,明明只比三娘大两三岁,瞧着却很有群孙之首的模样。


  作为李唐皇室这一代的嫡长孙,将来倘若太子顺利登基他也会成为储君,气度自是与旁的皇孙大不相同。


  <img src="
">


  三娘不懂这么多弯弯绕绕,朝李俨露出一个灿烂的笑脸,主动自我介绍道:"我姓郭,单名一字晗,阿娘她们都喊我三娘或者阿晗,你们想怎么喊都可以。"


  李泌听她先开了口,便也介绍了一下自己。


  由于李隆基的孙辈比较多,所以光是互通姓名这一环节便花了快一刻钟。


  李隆基没有丝毫不耐烦,饶有兴致地在旁边看这些少年郎与小娃娃们相互认识。


  直至他们把彼此都认全了,李隆基才道:"便是到了温泉宫,你们也不可放松学业,接下来还是比照着从前来上课。阿晗她们都是极聪慧的,这段时间让她们跟着一起上课,瞧瞧你们自己能学多少,人家又能学多少。"


  <img src="
">


  李隆基对李俨还是挺满意的,即便武惠妃时常在他耳边游说他换太子,他也没有废掉太子李瑛的打算,毕竟李瑛已经给他添了几个颇为伶俐的孙子孙女。他打量完乖顺的孙辈们,才转头看向三娘和李泌。


  这么一看,便对上三娘那双满是雀跃的乌黑瞳眸。


  仿佛不管什么时候看过去,这小家伙都是这副活力满满的模样。


  三娘见李隆基朝自己看过来,似乎轮到她俩说话了,她立刻也学着李俨回了一句:"阿晗也不会松懈。"她说完又忍不住和李隆基说起自己的满腔喜悦来,"刚到温泉宫那会儿我还问阿泌哥哥我们能不能去旁听贺学士他们讲课,没想到您这么快就允我们一起上课了,您对我们可真好!"


  李隆基平日里没少听人须拍马,可真诚这东西永远是最打动人的,像三娘这么小一点的娃儿哪里知道提前准备那么多说辞,肯定都是想到什么便说什么。她说你好,那就是当真觉得你好。


  李隆基笑道:"你这么盼着听课?"


  <img src="
">


  谁不希望接受博学多才的人教导呢?她一路上受贺学士点拨便觉获益良多,若是能天天听到这般厉害的人讲学,说不准她以后也能变得很厉害!


  至于具体有多厉害,她一时半会还想不到。


  既然李隆基都问到了,她便洋洋洒洒地说起自己近来的学习收获,从在贺家、钟家抄书习字讲到跟着王维练琴,甚至还提及自己准备刻苦努力地把琴学好再寻机问问王维能不能教自己作画。


  <img src="
">


  "对了,我在路上还学了对句。"三娘积极地和李隆基分享,并告诉李隆基连钟绍京都夸了她。


  <img src="
">


  钟绍京都说她对得好,显见她还是有那么一点天赋的,她以后一定好好学!


  三娘想起贺知章提及的入门书,不愿意麻烦贺知章帮自己多跑一趟,便凑到李俨身边询问他本人:"你们那边有《初学记》么?"


  李俨瞧见个奶团子冷不丁凑到自己边上,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事实上刚才看到三娘在李隆基面前滔滔不绝地说话,他就已经愣住了。


  怎么会有人敢在他们皇祖父面前这么放肆啊?


  就这么一愣神的功夫,三娘便直接挨到他边上来了。


  见他没回答,三娘又凑得更近一点,重新问了他一遍。


  "就是圣人让人编的那本《初学记》,你们有吗?"


  <img src="
">


  <img src=-->>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