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br />   


里也设点了,你不是想让你弟去当兵吗?要不要我打电话托我对象给你弟报名?"



    呦呵~他们老赵家这几天时来运转吗?



    赵柯仔细问:“赵枫今年周岁十七,年龄符合标准吗?”



    "十六周岁就行,而且你弟初中生,有文化,条件可以放宽。"



    “全县符合条件的青年,都可以报名吗?”



    段舒怡先是点头,随即又道:"怎么?你还想拉着你们大队的青年一起去报名吗?也不一定能选上。"



    “选不选上再说。”有机会先送出他们出去见世面,选不上顶多就是花点儿食宿路费。



    赵柯从包里拿出笔记本,写上双山公社赵村生产大队的地址,然后依次写下大队符合年龄的男女青年的姓名信息。



    段舒怡看着她刷刷写,微微张大嘴,"你都能记住?"



    “本来就都熟悉,前段时间我又看了大队社员的档案,做了走访,就记住了。”赵柯边写边问她,"这些信息,够帮忙报名吗?"



    gt;段舒怡扯扯嘴角,“你倒是不客气。”



    赵柯亲热地拍拍她的肩,有理有据地说:“我这也是给段书记减轻负担,你又不是不知道,大家都受灾,要是有一个人能出去吃公粮,反过来再接济接济一家子,大队和公社就少一个担子。"



    村里符合年纪的男女青年,加在一块儿也没多少,赵柯很快就写完,撕下一页纸递给段舒怡。然后她又从包里拿出两块钱,塞给她,“够你打电话不?”



    "够了够了。”段舒怡折好纸,嘟嚷,“只报名,不负责走关系啊。""不用,能报名我就很感谢了。"



    段舒怡撇嘴,"你这妇女主任当得,可真够上心的。"



    赵柯忽然灵机一动,抬头问:“县武装部跟部队关系应该会比较近吧?我记得好多都是退伍转业回来的。"



    段舒怡点头,“是啊,怎么了?”粮食可以从外地运,菜不行。



    什么单位都有食堂,他们这边,一到冬天没有新鲜菜,基本就是白菜、萝卜、土豆……翻来覆去地吃。



    对这些菜的需求,应该是很大的。



    现在不能做买卖,赵柯的目的也不是做买卖,而是想办法让粮食站秋后能收他们大队种的白菜萝卜,最好能不赔甚至有盈余。



    很有必要亲自往县里跑一趟。



    赵柯又从段舒怡手里抽回纸和钱,“我自己去县里一趟,不麻烦你了。”



    段舒怡追出门,喊她,"小客车还没通,你怎么去啊?"



    "公社有个送赈灾物资的货车,我去公社问问,搭货车!"



    赵柯怕时间来不及,骑着自行车飞快地赶回公社大院儿。



    货车还在,赵柯去找程干事,问他能不能让她搭货车去县里一趟。



    程干事说:“我替你问一下,应该可以。”



    赵柯坐在招待室摊开笔记本写计划,等了二十分钟,程干事才重新出现。



    "怎么样?"



    “可以。"程干事递给她两张纸,“我想你应该也需要证明和介绍信,就直接给你开出来了。”



    “需要,谢谢,太谢谢了。”



    /gt;“下午一点,别迟到了。”



    "好。"



    中午,赵柯赶回轴承厂,一是跟姐姐说要去县里的事儿,二是想请于师傅帮个忙??写个介绍信,引见她认识于师傅那位印刷厂的好友。



    而于师傅听了她的打算,又多写了一封信,“你要是去市里,可以去总厂找我丈夫方承,他是厂里的工程师,可以带你多认识几个厂子的人。"



    “于师傅,这么麻烦你,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好了。”赵柯这一次出来,好像一直在请人帮忙、道谢之间反复。



    于师傅不在意,拍拍她的肩,"你的选择,我很敬佩,我也希望能帮到你们大队。"赵棉有些不放心,“用不用我请假陪你去?”



    赵柯摇头,"不用,县里我有认识的人,我一个人可以。"赵棉说不动她,只能担忧地目送她离开。



    赵柯这次准备充分,提前揣了个口罩,上车后就捂住口鼻,减少柴油味儿入鼻。货车开出公社大院儿,在公社里面开得很慢。



    赵柯坐在副驾,老远瞧见一辆牛车和三个人的背影很熟悉,拉开货车,探出头喊:“板儿叔!傅知青!林知青!"



    三人一起回头,林海洋立即冲她挥手,"赵主任!"货车司机开得更慢了些,赵柯扬声问他们:“你们怎么进公社来了?”



    依旧是林海洋回答:“傅杭想打电话问问沤肥的事儿,昨天不知道你进公社,要不然就一起了。



    赵柯若有所思,侧头问货车司机:“我多带两个人行吗?我一个女同志去县里办事,家里不太放



    货车司机问她:“你得再开介绍信吧?”



    赵柯点头,“离公社大院不算远,我抓紧行吗?”



    货车司机以为她是公社的干部,就答应了,"人多得坐车斗,我开到县外等你们,最好快点儿。"



    “好的。”



    货车一停,赵柯迅速下了驾驶室,抬腿跨上牛车,催促:“板儿叔,去公社大院儿。”板儿叔等货车过去,立即调转扭头,往大院去。



    赵柯趁着这个工夫,对傅杭和林海洋说:“正好,我要去县里,你俩陪我去一趟吧。”林海洋乐不得出去转,答应地爽快。



    傅杭自然也不会反对。



    他们没意见,赵柯就从挎包里拿出白菜籽和萝卜籽,递给板儿叔,“板儿叔,你帮我捎回大队,跟大队长他们说,县里食品站能收,让他们领着社员抓紧种上。"



    板儿叔高兴,“真能收啊?”



    赵柯说:"收多少,得去谈谈看,咱们也不求赚多少分红,能换来粮就行。"



    板儿叔点头,“是这个理儿,有粮明年就不愁。”



    林海洋瞅了傅杭和板儿叔一眼,憋不住话,说道:“赵主任,你昨天晚上不在村子里不知道,有人到咱们大队来偷猪,正好被晚上守猪圈的民兵给逮住了。"



    他提起这个,板儿叔很生气,“是李村儿大队的,大队长气得带人去李村儿要说法了!”



    赵柯下意识看向傅杭,他说的事儿,竟然真发生了。



    牛车一颠簸,傅杭身后在她身后虚护了一下,才道:“昨晚之后,全村社员都很紧张,以后应该会警惕起来。"



    赵柯沉默,就像段书记说的,他们赵村儿现在太显眼了。可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



    他们努力得到的结果,凭什么要他们担惊受怕呢?赵柯微微咬唇



    "赵主任,到了。"



    货车还在等着,赵柯跳下牛车就往办公室跑。



    她说了请程干事帮忙开介绍信,又让他请示一下,她想见段书记。程干事看她气喘吁吁的,很着急的样子,也不耽误时间,敲门进去请示。片刻后,程干事出来,让她进去,他则是去给她开介绍信。



    书记办公室内??



    "你不是要去县里,怎么又回来了?"



    赵柯深吸一口气,站在段书记办公桌前,一字一句地说:“段书记,我还是想争取另一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



    段书记皱眉,“你还不死心?”



    不是不死心,赵柯只是觉得该争取的,一定要争取。如果筹码不够,她就加筹码。



    "如果我帮着公社解决一部分生产大队的灾后问题,这个名额,我想要,能给我吗?"段书记认真地看着她:"你真能解决?"



    r/gt;



    "好!”段书记直接拍板,“如果你能找到解决办法,我就做主,把另一个名额也给你!"



    赵柯拿着新的证明和介绍信重新回到牛车上,前后还没超过十五分钟。



    林海洋讶异,"这么快?"



    赵柯让板儿叔抓紧送他们去县外搭货车,然后回答他:“程干事给我开过两次介绍信了,挺熟的



    赵柯会主动跟各种人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多个朋友多条路,有熟人好办事。又过了十分钟,赵柯三人跟板儿叔告别,上了货车驾驶室。



    这辆货车比养猪场的小货车更大更好,路况不太好的情况下,也不影响它撒开跑。之前小客车跑了七个小时到县城,货车只跑了四个半小时。他们到县城的时候,天还没黑。



    一路上,林海洋很热情地跟货车司机聊天,赵柯又拿到了司机的联系方式,说好以后有啥事儿联系。



    下车后,赵柯领着两人去招待所开好房间,就让他们先来她屋里说正事儿。



    "明天我打算把县里所有的单位,都跑一遍,任务比较重,你俩早点儿起。"



    傅杭敏锐地问:“你是为了卖掉白菜萝ト?”林海洋犹疑,"这能行吗?不会被举报吧?"



    傅杭道:“沪城有菜市场,周边的老百姓可以直接挑菜去卖,只要处理得当,特别是跟革委会沟通好,风头没有那么紧。"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政策。有些地方为了市民方便,也会放开集市,允许老百姓售卖一些手工编织品或者蔬菜之类。



    而且傅杭通过赵柯办下合作社发现,当事情变成集体行为时,其实是相对宽松的。



    但赵柯不是这个打算,“我不是为了上门兜售。”



    傅杭和林海洋看向她,林海洋糊涂,“那你要做什么?”



    赵柯慎重其事道:“我是作为双山公社大队代表,请各个兄弟单位跟双山公社同舟共济,互相帮助。"



    “双山公社现在的受灾情况,十九个大队,那么多人,从今年到明年秋收,足有一年半的时间,不是一次赈灾物资就能解决的。”



    赵柯拿他们大队昨天有人来偷猪举例,"如果不进行约束,难保不会出现更恶劣的事件。



    "



    "救灾不救穷。"傅杭看向赵柯的眼神,一下子明亮起来。



    赵柯看他一眼,又看向林海洋,道:“我们双山公社希望通过自救,走出困境,尽量不给县里、



    市里添更多麻烦,不需要捐钱捐物资,现在只希望各个兄弟单位能伸出援手,多收个千八斤白菜、萝卜。



    “县里吃不下,还有市里,还有全省。”



    家家户户都要囤白菜、萝卜过冬吃,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花钱得了菜,比动员捐钱可容易多了,也更能让人接受。



    林海洋好像有些明白了。



    傅杭接着她的话说:"各单位需求增大,食品站收菜自然而然就会扩大份额,咱们只要卖给食品站就行,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甚至……"



    赵柯点头,“一斤白菜才一分钱,如果能成,县食品站的要求下达到公社,只要把菜拉到公社食品站,可以减少运输成本。"



    假设她是厂家,食品站是供销商,她作为厂家去开辟出市场,反向作用于食品站,食品站有需求,当然会增加收菜量。



    “而且,我们要签协议,确保食品站收的是双山公社的白菜、萝卜。”



    林海洋豁然开朗,拍手道:“那就稳妥了!”



    赵柯最后强调:“记住我们是公社大队代表,为的是整个公社自救,不给县里市里添麻烦,我们不是卖菜的。"



    隔天,赵柯就领着两人去跑单位,先去的革委会,直接报双山公社的名头,找书记谈这个事儿。



    赵柯废了些口舌,傅杭和林海洋也都做好辅助,三人很顺利地得到了革委会的承诺。革委会点头,接下来就是养猪场、国营饭店、邮局……



    三人兵分三路,拿着革委会的鸡毛当令箭,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到了各个单位的盖章文书。赵柯还顺带帮赵枫他们报了名。



    之后,赵柯他们才找到食品站。



    食品站的站长只看了革委会的文书,就答应了收菜的事儿。



    县里只能吃下赵村生产大队的菜,赵柯证实了这个方法的可行性,给段书记打了个电话说明情况。



    段书记惊喜不已,说他会跟市委领导沟通,并且在电话里就告



    诉赵柯:“另一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是你们大队的了!"



    而段书记接手,赵柯他们三个“公社大队代表”就不用再坐车去市里。赵柯手握两个工农兵大学名额返程,心情愉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