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31(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气氛莫名一静,丘瑾宁无声看着她。




    秦初便又解释了一句:“真的,我们秦家最不缺银子了。”


    丘瑾宁红唇微抿:“秦小姐所言极是。”


    这个人家财万贯,上万两的宅子说买就买,眼睛都不眨一下,秦老爷用心良苦,为一双儿女攒下了许多家业。


    秦初顿时无话,帮着罐子抬箱子,府里人口简单,她雇的人都用在酒庄了。


    不远处,几道视线注视着秦府,直至大门紧闭,都没有离开。


    粗看一眼有四方人马,三位皇子知晓另外两位兄弟肯定都派了人,便默契的没有拆穿彼此,不过多出来的那一队人马是哪一方的?


    难道是母皇?


    这么一猜测,兄弟三人顿时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待到城门将要关闭之际,有一队人马悄悄撤离,径直出了城。


    “主子,找到预言中的凰女了,三位皇子都有些动静。”


    帘后,坐着两个人,依稀可辨是两个女子的身形。


    “明日便进京吧。”一道女子的声音轻轻响起,带着一丝惆怅。


    次日,京城的大街小巷都传着一个消息:安国郡主回京了。


    秦初一身绯衣,坐在酒肆的二楼,听着楼下酒客的喧闹声,几乎都在议论那个安国郡主。


    听了一上午,她也听出了点名堂。


    安国郡主是先皇子嗣,本是公主,幼年流落在外,长大后回京继位,却在登基那天主动退位让贤,把皇位禅让给了她同父异母的妹妹,也就是如今的女皇周?。


    自己则请封了个郡主名号,不用皇姓,不以公主自居。


    只是如此倒也不稀奇,稀奇的是此酷爱侍弄田地,大半生都致力于农业发展,脚步遍布百钺各地,编纂了第一本《百钺农桑全书》。


    此书被朝廷大力推广,在民间广为流传,受益的百姓众多。


    所以这位郡主在民间的声望不比女皇差,甚至可以说今后必能青史留名。


    秦初望着楼下的酒客,翻阅着百钺历史,这个朝代不仅有很多现代的东西,还出现了很多奇人,比如创办楼上楼推出火锅的前朝七皇子宋程,再比如几百年前就掌握制冰、冶铁等技术的一位驸马,瞧着都像是现代人。


    这时,楼下出现一道淡青色的身影,秦初合上书。


    “丘小姐,快进雅间。”秦初引丘瑾宁上楼,楼下满是酒水味道,不宜多留。


    丘瑾宁进门后便拿出一个烫金的请帖来:“二皇子那边送来的。”


    秦初接过来一看,有些不解:“怎么是安国郡主做东?难道那位郡主和二皇子是一边的。”


    亏她方才还对这位不曾谋面的郡主有几分好感来着,一个心系百姓的人,人品应该不会差。


    没想到是二皇子那边的。


    “此宴旨在宴请进京赶考的各府解元,但二皇子的人捎了话来,让你也去。”


    丘瑾宁隐约猜到了帖子为何会从贤王府送来,二皇子与那位安国郡主的关系应当很好,好到可以不用瞒着她们的身份,不瞒着她是凰女,秦初是挡箭牌的事实。


    秦初吃了一惊:“我也去,我又不是解元,用什么名头去。”各府解元是指在举人考试中取得头名的人,比如丘瑾宁就是。


    丘瑾宁抬眸看她,眼底了无波澜:“二皇子没有说,所以我想着你以家眷的身份去。”


    “谁的家眷?”


    丘瑾宁移开视线:“我的-”


    秦初心头一动,点头应下来,丘瑾宁的家眷,她很中意这个名头。


    没几日,众人齐聚朱雀街上最大的楼上楼,安国郡主直接包下了一整日,不接外客,有请帖方能进。


    楼下大厅是来自各府赶考的解元,百钺有二十一府,一个自治州,每年最多也就能考出二十二个解元,加上往年没有考中进士的,总共就坐了三十余人,占了大厅的三分之一。


    楼上是则只有几位皇子安心等着。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位郡主深得圣心,所以个个谨言慎行,没有人乱开口。


    “安国郡主到。”


    随着一声高喊,大厅里顿时一阵骚动,又很快安静下来,楼上楼下的人一起跪拜:“拜见安国郡主。”


    进来的是一个四五十岁年纪的女子,面色和蔼,看起来有些平易近人。


    身穿黑袍的女子摆摆手,此人便是安国郡主白芷。


    她让大家起身后看了眼楼上,便直接坐到了大厅,并没有上楼。


    而她坐的位置,恰好是秦初和丘瑾宁那一桌。


    楼上的二皇子等人见安国郡主没有上楼,纷纷下楼,楼上顿时空无一人。


    “侄儿、臣妾拜见皇姑母。”三位皇子和威王妃齐齐跪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