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副本初期小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院子里。

    看着一脸‘我的诗词很好卖哒’的小李,徐云愣是感觉喉咙卡着一口槽吐不出来。

    作为一位宋粉。

    他当然知道在眼下这个时代,某些灰色领域常会出现买卖诗词的交易。

    就像21世纪买卖论文一样,有需求就有市场嘛。

    每逢佳节,画舫便会重金收购一些优美的诗词,由各自画舫的头牌在节日时吟唱。

    《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种师中先胜后败,最终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到了靖康之变前夕,金兵再次围攻汴京。

    此时重病缠身的种师道,向宋徽宗的儿子钦宗提出了最后一个建议:

    陛下您到长安去暂避锋芒,京城就全权委托给守城将帅吧。

    结果继承了宋徽宗优秀血统的钦宗当然继续无视,指责种师道年老怯战,否决了他的建议。

    最终,76岁的种师道在遗恨中病逝。

    一个月后,靖康元年十一月,汴京陷落。

    这你能说啥呢.....

    总而言之。

    老种无疑是个最合适的选项,只是徐云不太确定的是,这位经略相公目前是不是在汴京。

    按照正常的情况。

    此时的老种应该在渭州做知州,卫戍边疆不会轻易回京。

    但眼下青唐战局刚有了个战略性成果,保不齐老种也会跟着回来述职。

    其实徐云先前也有问过王禀此事,奈何王禀是带着王越先回京治病的,大部队的随行人选他还需要再度打听才能确定。

    因此徐云先是在老种的摩尔斯码边上画了个问号,以示变数。

    接着他先想了想,又写下了一个人名:

    王厚。

    这也是个先前提及过的人物,某种意义上也是童贯能起来的原因之。

    虽然王厚在历史上的名气可能没老种大,但无论是成就还是能力都只比老种低半档左右。

    并且比起老种的不确定,王厚的行迹还是很清晰的??他已经随童贯回了汴京。

    更关键的是......

    王厚和王禀还有一定的亲戚关系,差不多就是有同一个曾爷爷的情况,不过他们的曾奶奶不是同一个人。

    “老种,王厚,只要能搭上其中任意一个,再配合老苏尚存的地位人脉,以及之前埋下的‘黑麦二锅头’.......”

    看着这两个人名以及早先写下的计划书,徐云轻轻点了点头:

    “这样一来,搞事的配置差不多就凑齐了.....”

    而就在徐云思索之际,门外忽然传来了永柱的声音:

    “王哥儿,老爷找你过去一趟。”

    徐云连忙将备忘录收起,平复了一番呼吸,答倒: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新手钓鱼人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