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遭到文人内部倾轧的金幼孜拒绝为这段内容表态。郁新欲言又止半天,闭嘴了。这时候,朱棣叹了口气:#34;也不知道文人有没有写过这样的传言。#34;大家:#34;?#34;
“那堡宗,乃是朱允蚊一脉的子嗣。”朱棣说罢,煞有介事点点头,“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在我这一脉,那便是因为狸猫换太子。他蛰伏在其中,心中其实一直念着坏我江山……#34;
大家:
行了吧,不要现场造谣呀!
【朱棣认为对付宿州最好的办法是扰其粮道,使之自溃。他打算派多次独立执行任务的刘江领3000兵前去烧粮。
而令他大为震惊的是,刘江竟然踌躇不前,不愿前往!
??联系前文,刘江似乎是被王真之死、两百人不够成功的伏击给影响到了。】将军们大吃一惊。
#34;这都提头跟着造反了,烧个粮而已,这时候开始害怕,是不是太后知后觉了?#34;
朱横在旁边煽风点火:“这段老四和大侄儿倒还相互呼应,大侄儿那边,没人敢送信;老四这边,没人敢烧粮,也是怂到了一块去。#34;
【朱棣怒极,想杀了他!R卡们纷纷叩头求他原谅才放过了刘江。】傅友德道:#34;临阵不前,兵家大忌,正该一刀斩了,以儆效尤!#34;郭英重重:#34;不错,便该斩首示众,传示三军!#34;耿炳文继续客观评价:“虽然臣也觉得应该……但是燕王应该舍不得。”
【刘江,江苏宿迁人,本名刘荣,为了代替亲爹#34;刘江#34;服兵役才冒名刘江。
明代的军户服役制度是一户人家里,缺一个补一个,具体是爹当兵,还是儿子、兄弟、侄子、其他亲戚替你当兵都是可操作的。
上头只管数量到位,《被统治的艺术》一书详细描写了军户制度在百姓之间究竟是如何落实。】老朱听到这个,可就精神了。
他拒绝道:“咱不想知道《被统治的艺术》,但若有个《统治的艺术》,咱倒是想要翻阅一番。#34;
【举个例子。
男子A有3个儿子,A1、A2、A3。
3个儿子每个人又分别生了3个儿子,第三代就
有了9个人。A11、A12、A13、A21……A33男子A不慎沦为了军户,他死了,后代需要补上,那么一共有12个选择替他顶上服役的名额。这12个人就会凑在一起商量,谁去服役。
一般有三大选择。
1、某一房表示,我们愿意承担服役,那么,其他几房会在宗族内部给予这一房相应的补偿。
2、大家轮流去服役,这十年是A11服役,第二个十年是A22服役……etc,但是明朝的管理没有那么的严格,又存在卫所将领收受贿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
故而,常常有这1年是A11服役,下一年A22服役。A11与A22以回家探亲的名义交换彼此服役身份。
当管理更松散的时候,A11借口回家,就干脆不来了。
3、花钱收养某人为义子,把他们挂在自己这户名下。】
眼看着老朱脸色随着那光幕的叙述,越来越铁青。
朱棣赶在老朱发火之前,火上浇油:#34;能来服役已经不错了,多的是直接逃了,消失了。咱们的军户制度,是得想办法改改的。#34;
“改改改!#34;老朱发大火,#34;你就知道上下嘴皮子一碰是不是?你有本事,给咱给改出个好的来!咱来看看,你能改出个什么东西来!哼,过去那府兵制、那募兵制,到最后,不都是一地鸡毛吗?!#34;
【其余的户籍制度落实也是类似,所谓爹干什么、儿子就一定干什么,祖祖辈辈都得干什么是一种泛泛然的误解。
我们前面提过的盛寅一家就是典型,家族沦为军户,但是有人学医、有人读书、有人在苏州、有人在边疆。这个的底层逻辑我们回头再说。】
刚刚还针尖对麦芒的老朱和朱棣又一同对外:“你说呀?你有本事跑题,你就要有本事说个明白呀!#34;
【刘江接替保定侯孟善镇守辽东,在位期间又犯了两次事儿。
1、永乐9年,因守边不严,导致胡人入寨杀死官兵。结果:差点被处死。
2、永乐13年,旅顺口有倭寇来袭,刘江在附近的金川卫却救援不及。结果:遭弹劾。
两次都被朱棣宽宥了。
唉,我们可怜又多灾多难造人觊觎的旅顺口,本子毛子都想
要,毕竟是东北亚极难得的优质不冻深水港。可惜了海参崴没拿回来,那附近朱棣可是在永乐4年就建了双城卫呢。啧,毛子对出海口的渴望是刻在骨子里的。】
朱元璋眉头一皱,听明白了:“意思就是,旅顺那地儿,水深,以后若是有了大船,别的小港口停不了,想来只能往旅顺、海参崴那样的地方停。#34;
朱棣现在听这些,真是听得喜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