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2)(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刘备与关羽张飞二人面面相觑,他顿晓其意,引着两个弟弟进屋去了,童子细心地打开了茅窗,好让三人能更好地看清那光幕所述的内容。

    张飞陪着刘备在外面冻了半天,已经是一肚子火,他浓眉倒竖,硬邦邦地瞪着那笑眯眯的小童子,抓起低矮桌案上摆着的浊酒就往嘴里送,本来还想说些什么,可是一想到兄长求贤若渴和刚刚天音说的话,又愤愤不平地坐下了。

    如此冷的天,倒还要他哥哥三顾茅庐……

    刘备连忙挡他,对着小童子歉笑道:“我三弟乃是粗人,不通礼数,见笑。”

    童子微微一笑,示意自己并不在意,行了个礼就退下了。

    刘备心知这小小的屋室里必然还有一人,正襟危坐起来,他看了张飞一眼,示意他想想来这之前向他保证过的事情,一边拉着二弟云长靠近了些火塘,大雪虽在这方外异象影响之下已经停了,可是寒意还是透过茅窗不住地侵袭着屋内。

    诸葛亮站在里间的茅屋里,看着那三人的动作,暗中思道传言果然为真,刘玄德仁德宽厚,与他那两位萍水相逢的义弟虽为异性但胜似同母胞生,麾下虎将个个忠心耿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说法,居一室而知天下事的孔明先生,其实早就知道汉室衰退是历史前进的必然方向,不想助刘,所以才会刘备数次屈身相请都不出山,毕竟“三顾茅庐”里的这个“三”字,在古汉语中常用作多的表意,也就是说,皇叔可能不止请了三次。

    此说法主要是为了强调皇叔求贤若渴的诚意,不过看记载,诸葛亮未必没有出山的想法,若他当真只是想做南阳田亩一农夫,就不会自比于管仲乐毅了,这两位是什么人呢?

    管仲之名大家应该要更熟悉一些,他与鲍叔牙的友情至今仍为人称道,他拥护周天子,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这位先玩起的。而乐毅,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振兴燕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凌强战役。

    这两位与诸葛亮,都在“武庙十哲”名单上面。

    一位只想避世种地的农夫,是不会那么关心乱世中的国家大事的,尤其还是诸侯并起这种地狱模式下的诡谲局势,博陵崔州平和颍川徐庶都非泛泛之辈,能与这二位结交关系甚好的人,又怎么会甘心埋没自己的惊世之才呢?他的父亲诸葛圭与叔父诸葛玄,也都不是一般人。

    一怒则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1】,这样的威名,从古至今,谁能不肖想呢?

    更有可能的情况,是丞相稍微搞了一下饥饿营销,他耐心等待着那个诚心求贤,属意匡扶社稷的明主出现,毕竟这样高调的出场,可以更好地将两人的名声打出去。

    这位在之后千年历史长河中都鼎鼎有名的贤君臣,可谓是一见如故,隆中对一策,直接拨开了刘备面前的疑雾。

    当时的天下,其实快要成二分趋势了,北有曹操,南有孙权,中间夹着的那些诸侯都是小打小闹,在曹孙二人看来根本不足为虑,他们隔着长江天堑,虎视眈眈地盯着同一片地方。

    曹操与刘备虽是差不多时候起事的,但是曹老板的谋臣运实在是比皇叔好太多了,大家可以想一下,皇叔在遇到孔明之前,身边有什么得用的文士吗?只有寥寥几人,简雍、糜竺,孙乾,跟雄霸三国的其他两个人根本没得比。

    他好不容易得了一个徐元直,还被曹操抢走了,曹操家底丰厚,前有郭嘉后有荀彧司马懿,顺带还能拔出来一溜——荀攸、程昱、贾诩,他还从袁绍那里继承了好几位能臣,且一直到争霸后期人才供应都后继有力。

    甚至于太和二年丞相率军北伐,听闻徐庶与石韬在魏官职都不高时叹息比喻道大概曹魏人才太多,以至于这二人就任如此不重要的官职。

    人才永远都是引领一个国家前进方向的基石,特别还是这种乱世,仅凭武力也许能打下一片天地,但一定不能守住这片天地,三国可有太多这种例子了。

    而在当时那个时代,底层平民连糊口都是难事,没有心也没有渠道去获取知识,文书全把控在上层社会手里,根本不流动,所以士族高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掌握着智慧,掌握着诸侯分割天下的走向,因而自命不凡。

    你一个出身市廛卖草鞋的小商贩,凭什么值得我为你效力,论家世,论权柄,你甚至还不如我。谁都想做伯乐,可是在此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