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一把子呆住:“啊?”

    这么点碎银便是买几碗面就没了,如何能支撑余下半个月的生活,更何况他还同那位小姐约好,下月初一再约会,得买贵重礼品才送得。

    他目露嫌弃,委婉推拒:“舒舒,这……这会不会太少了点,县里的物价你也知道,笔墨纸砚都很贵……”

    沈舒毫不动容道:“敬和哥,咱们刚为父亲办完丧事,支出了一大笔开销,如今家里并不宽裕。且你明年进京赶考需要盘缠,同我成亲也需要钱来置办,咱们若不省着些花,未来只能打秋风。”

    刘敬和迟疑睁目:“咱们家不是还有一大笔祖产么?”

    祖产的事情沈舒并不清楚,他只知道今天多给刘敬和一分都不可能,他蹙着眉心道:“敬和哥,等我当上村长,想法子捞点油水再给你。”

    刘敬和见沈舒如此坚决,知晓今日不可能再要到钱,只好悻悻将那粒碎银塞进荷包,讨好的去拉沈舒的手:“舒舒,你莫生气,我以后省着点花便是。”

    沈舒一忍再忍,到底没忍住把他的手甩开,扯着他的袖子:“敬和哥,爹不在了,我只有你了,我必须为我们今后做打算。”

    刘敬和一边说“是的是的”,一边心猿意马。

    别说,沈舒的手真滑,丝毫不逊色于县里那位千金小姐。

    但等他还想握沈舒的手时,沈舒已经松开他的袖子,还退了一步:“敬和哥,且随我去那片荒地看看吧,只有当上了村长,咱们的日子才好过。”

    刘敬和心中无不失落,但听沈舒说正事,还是领着沈舒往村里那块荒地去了。

    *

    平梁村在清河县,清河县是出了名的山穷水恶之地,连换了好几任县令。

    现在在衙门里坐着的那位是家中实在没有什么人脉,又没干出什么政绩,所以一直无法升官,被迫留在此处。

    县令已经为县周几个村有着大片无法耕种的荒地愁得眼黄脸青,再这样下去他几时才能调到京都,于是吩咐师爷张贴告示,重金奖赏治地能人。

    此时,沈舒就站在平梁村这足有五亩大的荒地上,放眼望去土地一片灰黄,连杂草都没生出几根,稀稀拉拉的缀着几簇绿。

    眼见连野草都长得不肥,刘敬和生气道:“舒舒,这块地别人试了好多次了,九叔公真不是个东西。”

    别人种不活的地,沈舒怎么可能种活?

    在他眼里,沈舒揽下这件事,十分不明智。

    换以前,沈舒是不会这么冲动的,也不知道他怎么了。

    不过,刘敬和也没细想,只觉得沈舒刚没了父亲,急着上位情有可原。

    沈舒没理会刘敬和在边上瞎嚷嚷,蹲身捡了块尖锐的石头,铲了一些土块,把土块放在掌心里仔细观察。

    虽说他不是农业专业,但他穿来前是实打实的农村人,小时候父母进城务工,他被迫当留守儿童,一直跟在种田插秧的爷爷奶奶身边。

    若不是有这一层,他怎么也不敢答应下那个赌约。

    片刻,他在心里默念道——

    重度板结。

    缺有机肥。

    土质沙多。

    要用黏性土来中和。

    ……

    沈舒又沿着梗路往前面走,走了好几里,才看见荒地的尽头,竟是一条小水沟。

    只是横陈的小水沟已经干涸,如今这里面只能看到晒干的淤泥,和不规则的乱石。

    刘敬和跟着沈舒走,走得双腿发软,他真没想到沈舒体质弱居然还能走得这么快。

    见沈舒盯着这条小水沟,他喘着大气道:“阿翁说,平梁村之前发生过旱灾,水位浅的溪流都被晒干了。”

    沈舒面色微凝:“原来如此。”

    怪不得这么块地如此贫瘠。

    想来以前有水流滋润,它是不会贫瘠到这个地步的,再加上它先天土质不好,施肥不力,所以才会种不出东西。

    眨眼间,沈舒已经想好了怎么改良土质,温柔款款的看向刘敬和:“敬和哥,你能不能帮我一个忙?”

    刘敬和蓦地眉眼突突直跳,看着沈舒白皙的面庞,强挤出一丝笑:“当然。”

    *

    自村祠大宴结束已整整过去了十日,这十日平梁村的村民时时刻刻关注沈舒的动静,却并未听到什么振奋人心的消息。

    想也是,沈舒不过一介柔弱书生,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能在种田上有什么造诣?

    村里人当下忍不住道:“舒娃这孩子,别的本事没有,净说大话。”

    “他要是能治好那块荒地,大同公都要高兴得还魂了。”

    “如果他一直治不好,咱们也不能这么一直等下去,还是快点儿选出村长,来管理村子吧。”

    ……

    沈谷堆坐在院儿里,隔着一堵墙,听墙外塘边晨起洗衣的村妇这么吵吵囔囔,心里满意至极。

    他亦觉得,若沈舒果真能治得了那块地,得是太祖显灵方使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