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积极分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峰回路转,人贩子落网,赵建国跟王春花最关心的就是,这孩子他们到底能不能留下。

    赵云清在里头也听见了动静,好奇的冒出一颗小脑袋。

    “他们是坏人吗?”

    公安同志低头,瞧见他脸蛋甜甜圆圆,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天真无邪。

    长得确实是特别出挑,怪不得那俩人贩子冒着风险,也要拐走这孩子。

    公安笑着低头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对,他们是坏人,幸好被发现了。”

    赵云清眼睛忽闪了一下:“他们从窗台上掉下去了吗?”

    公安以为他方才听见了,没怀疑,点头道:“人贩子摔断了腿,现在已经被公安抓捕了。”

    赵云清一下子瞪圆了眼睛:“真的摔断腿了吗?”

    赵建国担心孩子在害怕,伸手将他抱起来:“云清放心,两个坏人已经被抓起来了,以后再也不会出现。”

    公安同志也点头:“昨晚上突击审查,他们流窜各地频繁作案,一定会重判。”

    赵云清眼睛眨巴眨巴,怎么会这样。

    两个人贩子真的半夜从窗台出逃,结果摔断了腿,跟他昨晚的梦一模一样。

    公安笑着说:“赵建国同志,这孩子的父母一直没消息,按照规矩是要送往福利院的,不过孩子是你捡到的,如果你想收养,派出所也可以帮忙出具证明。”

    这年头福利院体系不健全,民间的收养也十分混乱,管得没那么严格。

    赵建国一听这话,顿时高兴起来:“太好了,那就麻烦公安同志了。”

    “不麻烦,小弟弟这么可爱,能找一户好人家照顾我也放心。”

    王春花笑起来:“那也多亏公安同志识破了人贩子的真面目,瞧我,光顾着说话了,同志您快请进,进屋喝口水。”

    “不了,我过来通知一声,还得回去继续工作。”

    公安同志没多留,转身离开了。

    他昨晚一夜没睡,但抓到了坏分子人贩子,这会儿精神抖擞,满心满眼都想大干一场。

    王春花欢喜异常:“建国,等拿到证明你赶紧给孩子办落户。”

    她是怕了节外生枝,等户口落到他们家,那名分就彻底定下了,就算亲生的父母再找来,也不一定能带走。

    “还要你催。”赵建国笑呵呵的说。

    他自己就是大队长,办理落户也方便。

    王春花看向孩子:“云清,从今往后你就是我家的孩子了,你高兴吗?”

    赵云清迎着她笑盈盈的眼睛,配合的喊道:“高兴。”

    王春花一把搂住他:“儿子,快喊一声妈。”

    妈妈?

    这个词堵在赵云清喉咙口,愣是喊不出来。

    他两辈子都没喊过别人妈,虽然心底知道王春花对自己好,但还是很不习惯。

    赵建国敏锐的察觉孩子的反应,笑着打断妻子:“孩子才来几天,跟咱俩都还不熟悉,不着急换称呼。”

    王春花心底有些失望,但还是说:“也是,等处久了自然而然就会叫了。”

    “大队长,你咋还在家呢?不去地里头了?”

    “马上就去。”

    眼看日头不早,赵建国作为大队长自然不能迟到,连忙道:“娟娟,你看好弟妹,我跟你妈先去地里头了。”

    说完扛着锄头急急忙忙的就出发了。

    等夫妻俩赶到大队,天色已经大亮了,队员们齐刷刷都等着呢。

    “大队长,往日你都是第一个到,今天可晚了啊。”有人开玩笑道。

    赵建国笑着说了句:“有点事耽误了。”

    “啥事儿啊?”

    “待会儿再说,咱先分配今天的任务。”

    他们大队的生产任务就那么些,基本有个准,赵建国很快分配好,朗声喊口号。

    “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撸起袖子加油干,今年就能吃饱饭,干活!”

    “干活!!!”社员们齐声喊道。

    每个人扛着自己的农具往田间地头走,看架势浩浩荡荡,干劲十足。

    赵建设偷摸溜过来:“哥,听说昨儿个有公安去你家了,是不是那孩子父母找到了?”

    “没找到,公安同志给写了证明,你侄子能落户了。”

    赵建国拍了拍弟弟的后背:“二弟,你为我高兴不?”

    赵建设笑容都僵住了,闷声道:“高兴,我太高兴了。”

    “高兴就赶紧去干活,别拖累大队的任务。”赵建国淡淡道。

    赵建设灰溜溜的走回去。

    见他回来李永红连忙问:“怎么样,是不是那孩子亲爸妈找来了,要把人带回去?”

    “你哪儿听来的瞎话,我哥说要给孩子落户,以后咱俩有侄子了。”

    李永红脸色大变:“什么,真要给他落户,你大哥咋想的?”

    “他这是铁了心要收养一个,谁让你肚子不争气,你要多生几个儿子,他还能养别人家的?”

    李永红被他这话气得差点仰倒,夫妻俩吵吵起来。

    “赵建设,李永红,你俩干嘛呢,认真干活,别偷懒。”赵建国大声喝道。

    夫妻俩相看两厌,哼了一声各干各的。

    赵建国见他们开始干活,也没多管,他心底发愁着呢。

    “七叔,这都要惊蛰了,你看啥时候才会下雨,要是再不下雨,今年的收成怕是难了。”

    连着两年收成都不好,虽然不像有些地方直接绝收,但有公粮这座大山压在头上,社员们也都是粗粮填肚子,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金水村原本是多雨水的地方,但今年开春到现在,统共就只下了两场雨,还都是小雨。

    没有充沛的雨水,农田耕种大受影响。

    七叔抬头看天,万里无云,摇头道:“瞧着怕是一时半会儿都不会下雨。”

    “建国,我看今年这天气不太对劲,怕是要旱,不如让社员们多种红薯少种稻子。”

    赵建国皱了眉头。

    七叔是大队里头看天气最准的一个,他说不会下雨,那八成是真的,这让赵建国心底发沉。

    红薯确实耐旱,产量也高,但这东西不能当饭吃,吃多了烧心。

    再者红薯也不能当公粮交,他们每个生产队可都是有任务的。

    “我再想想。”

    要是继续这么旱下去,赵建国也没别的选择。

    因为还没到播种季节,这一日社员大多干的是翻土的活儿。

    赵建国一锄头下去,翻出来的土都是干巴巴的,用脚一踩就碎了,他们翻土是轻松了,心底却更担心了。

    老天爷到底啥时候才肯下雨。

    一直到中午时分,赵建国吹了哨子,社员们才纷纷回家吃饭。

    “哎,还是以前有大食堂的时候好,下工只管去食堂吃饭,不用回家煮。”

    “我看你就是想偷懒。”

    “公社食堂大家都能敞开了吃,谁不想啊,可惜好日子早没喽。”

    赵建国听见社员们说笑的声音,心底叹了口气,公社食堂那会儿是好,方便,吃得饱,但也铺张浪费。

    当时他心底就犯嘀咕,觉得这食堂肯定办不长。

    结果摆在眼前,自打去年粮食收紧,公社食堂就办不下去了,赵建国趁着粮食还没见底,赶紧清点分下去。

    一样的粮食,在公社食堂大家敞开了吃只能吃三天,分到自家手里就能吃十天,家家户户精打细算,那点粮食才能勉强维持到现在。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