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八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在李晓诗忧愁压岁钱要被这些强行送上门来的礼物往来给榨干了的时候,又一周时间缓缓流过。

    在这期间心心念念的新手机也get了,李晓诗赶紧注册社交APP账号,给哥哥发短信要求添加,然后专心致志写作业。

    书面作业很快搞定,李晓诗照常打开了电脑,准备录制这周的历史课余作业。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对于可能会碰到有人在录制中发言李晓诗已经见怪不怪,但是没想到的是,这次的录制过程依旧让她感到了震惊。

    翻开课本,点击开始,李晓诗一板一眼地念着:“第三课,远古的传说。”

    “炎黄联盟??”

    “我国古代流传着大量有关人类起源和古代先民实际的神话与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①”

    李晓诗读着,余光瞥着屏幕右下角,心说这次应该没什么人会发言了吧,传说这种东西那不是谁都知道的,而且大人应该也不会对这些感兴趣。

    哪知她这一句话还没念完,那边的评论区就以一种之前两次都不可比拟的速度飞快地向上弹着。

    【仙童,能不能讲讲这些传说?】

    【仙童,炎黄联盟,是说炎帝和黄帝吗?】

    【仙童,女娲补天我知道,神农尝草是啥?】

    【……】

    等等等等,诸如此类。

    不仅每句之前都有个仙童,而且和之前零星的评论不同的是,这些人的名字前边都会多一个【周/秦/汉/唐/宋/……】,譬如问能不能细细讲讲的,就是一个网名是【周-汤漠】的人。

    李晓诗迷惑。

    李晓诗挠头。

    这是怎么回事啊,哪里来的这么多人?

    历朝历代,找了一批百姓来传授尝试和天幕沟通方法的统治者们都紧紧盯着天幕,等着验证沟通成功与否。

    让李晓诗眼花缭乱的评论中,名字前边前缀是秦汉唐的人明显要少上很多,这些已经百分百确信了怎么能和天幕沟通的朝代显然没有把他们掌握的信息公布出去,顶着这些朝代前缀的人,要么是真的想听神话于是自作主张向天幕祈求的百姓,要么就是一些比较聪明也想印证一下猜想的文士。

    李晓诗还发现,这些明显要长了不少的名字里,偶尔也夹杂着几个和之前一样孤零零的名字,比如其中一条【月亮上真的有仙宫吗】,提问人就是起着【苏轼】名字的网友,前边没有前缀。

    李晓诗又挠了挠头。

    苏轼,嗯……诗是背过不少。

    一条一条回应显然不合理,不说她也不是每条都知道该怎么答,就说她还要录作业,就没法做到这种雨露均沾的端水,李晓诗只好挑着熟悉的名字来回答。

    宋,嘉佑年间。

    苏轼和父亲弟弟一起,在京城的临时落脚地品茶论文,正好天幕出现,父子三人便一边吃饭一边看天幕。

    听上边的仙童提到传说,苏轼下意识问了想问的问题,但随即,他就摇头笑了起来。天上宫阙重楼,仙人自云端而现,又岂是凡人能够对酒?

    下一刻,熟悉的名字从天上传来,苏轼惊讶抬头。

    【这位苏轼??叔叔?你好,月亮上怎么会有仙宫呢,就连我都知道,月亮上除了坑坑洼洼的地面,什么都没有呀。】

    【月球只是一颗围着地球转的星球,上边没有生物,也没有水,还没有光,很暗很暗,只有坑啊。】

    苏轼:“……?”

    你说的月球,和我说的月亮,是一回事吗?

    苏辙:“噗嗤。”

    苏轼看过去:“笑什么?”

    苏辙:“哥,她叫你叔叔。”

    苏?虚岁二十一?年纪轻轻?根正苗红?轼:。

    至于这仙童所说,月亮是不是月球,地球又是什么东西,坑坑洼洼的地面上怎么建宫殿住嫦娥,到底是不是真的,都不重要。

    幻灭是有一点幻灭的,但是也只有一点点,毕竟他们又不是浪漫主义人士。

    父子仨唏嘘片刻,又热火朝天讨论起了“和仙人说话是什么体验”。

    唐。

    某个正在喝酒赏天幕做梦都是在捞月的浪漫主义诗人手中酒壶啪嗒掉了。

    小侍童惊慌:“先生!”

    李白:……

    她说什么?

    月是个球和是个盘没啥区别,但是,但是,月亮不会发光,很昏暗,没有仙宫,只有坑??

    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