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六十二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一整个单元,怕是都没有什么安定祥和的时候。

    在当初预习翻过这单元的课的时候,李晓诗就有这么个觉悟了,但仍然没想到,在真正学习时,那字里行间的颠沛流离还是让她有点难受。

    只听老师讲的内容,两晋的这些事,就已经远比她想象中的要更过火了。

    “大家好,我们这次要了解的是第十七课。”

    又一周过去,李晓诗再一次坐在镜头前,向着大家打招呼,念出了这一次课的题目:“??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在她念出这个标题后的数十秒中,天幕前三国西晋之后的后世朝代,一片寂静。

    元清本就是少数民族政权,所以也没有什么太大反应,只稍稍若有所思了片刻,旋即了然。

    唐宋却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尤以唐朝为甚。

    西晋的短暂统一,历史上确实是这样的。

    但导致西晋统一的胡人乱华、祸乱华夏,那么久的割据和混乱,那么长久的战争和灾难,难道不应该拿出来和这一内容放到同一“课”里去说吗?

    为什么这里会多出一个“北方各民族内迁”?

    ……等等。

    房玄龄与杜如晦交换了一个眼神,看清对方的眸中的猜测,都觉得有点不可置信??这简直算得上荒谬了。

    在他们陛下的授意中,大唐一直在着手编撰《晋书》,而房玄龄更是身为监修,和褚遂良他们一起参与到了晋书的重修中,所以对这段的过往可谓很熟悉。

    西晋确实不能说是完全没有和“北方各族内迁”对上的事……但,这样的“等量代换”、分换其中含义,真的合理吗?

    李世民又岂会不懂他们在想什么,他有些复杂地摇摇头:“从李晓诗的言论就能看出,后世一定是各族共治,民族交融。有这样的前提,又怎么能出现破坏团结的言论和事情出现?想必定是为了教习少年人,不愿让‘汉族’少年心中生出对‘少数民族’的不满,也不愿让少数民族的少年对汉人生出疏远。”

    身为统治者,他很容易便理解了这种情况。

    掩盖血罪,粉饰和平。

    这种做法虽然看似不该,但如果是在一定的前提下、譬如……所需,一种手段而已,那确实是“合理”的。

    下方众臣俱也都叹息。

    是合理的,只是未免有些苦了那些沦为“各族融合”中燃料和牺牲品的、数不尽的生命。

    李晓诗浑然未觉各个位面的这份沉默,她做开场道:“西晋结束三国分裂,统一了全国。但西晋的统治却很短暂,这是因为什么?”

    “魏晋时期,除了汉族以外,还有匈奴、鲜卑、羯、羌、氐等等民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又都做了些什么呢?”

    汉。

    一众老刘家皇帝们皱起了眉。

    不是说匈奴的问题在东汉就彻底消灭了吗,怎么到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