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第八十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开学几天,到学校班报道的时候,李晓诗拿到了新的课。

    新书到手,人还在班里坐着,名字都没往上写,她就精确无误从堆在一起放在面的书摞抽出了一,然后翻开当然是历史课。

    七年级下册的历史课和上册的长得很像,区别只在于封面上的“上册”改了“下册”,封面的插画也变了清明上河图的一角。

    打开课,李晓诗先顺着目录页大致看了一遍。

    这学期只有三个单元,看着内容也不算多,别是“隋唐”、“宋元”、“明清”。

    体量上看比上学期的要少太多了。

    虽然厚度也还是差不多的。

    目录课程标题、单元简介、每节课的大致内容,李晓诗粗略浏览而过,先在里对这段历史有了个大概的印象。

    不过她这次倒是失约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完全没想起来当初答应的、拿到课后要先开直播,跟直播间对面的万千观众说一声。

    而是在回家后,李晓诗就自顾自做起了预习的事宜。

    查找资料,翻看视频,收集细节记载,再按照老师讲课时候的思路尝试着捋一捋知识点等等。

    一套下来,开学的这天,过得充实又有条理。

    等另一边等了大半个月等到望眼欲穿的观众们再一次面对出现的天幕时,屏幕上一片一片的诉苦。

    【仙童,为什么这么久出现?】

    【还以为不会出现了。】

    【新的课拿到了吗,记录的是之后的朝代么】

    【小诗,是不是把我们忘了】

    【……】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真的就是他们受现代的一些弹幕啊之类的东西影响太深、而导致说话方式改变了这些弹幕的语言风格越来越现代,甚至让李晓诗觉得就是在和现代人们说话。

    但也就是到了这会儿,她惊觉自己像忘了点什么。

    嗯……像是答应了要早点来的哈。

    咳嗽了一声掩饰尴尬,李晓诗想装傻,但遭不住内的谴责,老老实实低下了头:“对不起……我忘记了。”

    不过说完,她又抬起头,拍拍胸口,保证道:“但开学了一周,我已经学完第一课了,加上之的自习,咱们这节课就来聊聊新的历史吧!”

    “和我们之猜想的一样,七年级下册一开始就是隋唐,那我们这次就从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讲起啦。”

    拍拍课,李晓诗说着,“所以我们次的直播的课程内容就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开放的时代!”

    听到肯定的答复,李世民是真高兴了。

    感觉这段日子也没白等。

    隋唐,先隋再唐,原就是正常的,真希望快点说完隋,过渡到大唐啊。

    “隋朝建立之后呢,华夏多民族权而立的局面产生变化,南北再次统一,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混乱。而隋朝更是有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还有首创的科举制,对后世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而且,隋朝之后的唐朝,期更是政治开明,经济发展迅速,在经济文化技术外交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建树,是当之无愧的盛唐盛世景象,在当时的世界上我们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十强大的国家。”

    长孙无忌瞄了一眼李世民,打算看看他们家陛下有没有被这个“期”的字眼给刺激到。

    谁知李世民却没太大反应,依然沉浸在“隋之后就是我们”的喜悦。

    其实他并不是不在意,而是已经做了理准备。

    唐朝后期不是有那个什么安史之乱么,他之听过的,还不止一遍;而且说起皇朝的覆灭、或者走下坡路,无外乎都是那么些样子和原因看了这么多了,又有魏晋南北朝那些家伙兜底儿……李世民还是稍微有一点自信的:他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理准备了,相信到时候不会破大防的,最起码肯定不会哭。

    所以,还是先听隋朝吧。

    没准还给李晓诗补充一点知识,也抽个自车回来呢。

    上次游戏他三,没有自车,后来在天幕上李晓诗外出旅游时候看到了,很想要一辆。

    李世民神游,李晓诗继续着:“在王朝期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一直到了后来的五代十国,华夏又一次陷入了割据和战争乱之。”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到的第一课,就是”

    杨坚坐得板正,手边是皇后独孤。

    终于到了。

    不枉等了这么多天。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来吧,第一课是不是要说说大隋的清明和政治措施、第二课讲繁荣和文化,第三课讲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