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第一百四十八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听着轻飘飘的一句话,

    。

    他双目圆睁,满面的不可置信,就连手

    有察觉,甚至一度怀疑起了己

    是不

    听。

    啊?

    ?

    同样懵了的还有洪武年间老朱家的兄弟几个。

    朱一脸呆滞,朱嘴巴微张,就连朱棣也是愣愣呆呆,半晌才在心中冒出几个字来:……原来是样。

    就说以太子哥哥在他们几个兄弟间的威信、以及老朱对个继承人的喜爱,怎么会是他成了皇帝看来是太子哥哥去世了,所以接班人的位置兜兜转转才落到了他头上。

    可是,也不应该啊。

    没了太子哥哥,下边不是还有朱朱他们吗?按照老朱的脾性……不对,题应该在于,太子哥哥怎么会突去世的?是病吗?还是什么他的原因?

    朱棣越想越乱,脑子里一团浆糊,虽已经从“朱标去世”的初震撼中回了神,陷入了二次迷茫的轮转,他看起来依旧有些浑浑噩噩。

    所以,父子几人中,最早反应来理智回笼的倒是朱标本人。

    他不是不震惊于己的去世,尤是在“朱元璋在位的时候……”的情况下。

    老朱还在位,那就是说明,他身体还好、己却已经死了,可以算得上是“英年早逝”了吧?

    他依旧是最早清醒的,甚至还一一去唤回了失神的父亲和弟弟们,加以好言劝慰。

    天幕所说毕竟是以后发的事,他们现在还没经历那些,是可以改变的。

    不需要太慌张,反而乱阵脚。

    何况就算改变不了,大明也总要继续延续下去的,份未来的“历史轨迹”,总还是要好好听好好记的。

    总之,听李晓诗说下去才是正事。

    李晓诗本身也就没有卖关子的意思,快便接着道:“朱元璋对几个儿子的规划应该是清晰的,老大朱标是太子,就在都城好好当太子,回头等着接班当皇帝;下边的朱被封了秦王,驻地是我们现在的西安,也就是之前的长安;朱是晋王,驻守太原;朱棣是燕王,驻地就是后来的北京余还有他的一些小王,大家从些王爷们的封地就可以看得出来,朱元璋的打算不是单纯地给儿子封王,让他们去无忧无虑的闲散日子的。他是要让他所信任的儿子们去驻守些要镇,成对抗北方敌人的一道防线、明朝之后的皇帝、他们的太子哥哥镇守一方的。”

    “是天有不测风云呀,朱元璋还在位呢,他的太子朱标就去世了,朱元璋的打算注定一场空。按道理来说,在华夏古代王朝的家族政权体系中,大家习以常的都是嫡脉继承制度,也就是说嫡长子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后如嫡长子没有了,那就会轮到嫡次子、后嫡三子,样依次下来。那把个情况放到明初的时候,朱标去世,按道理应该是往下走、朱朱朱棣他们顺次继承才对,是、是”

    朱标已经多少猜到李晓诗接下来的内容会是什么了。

    接在“是”后边的,还能是什么?当是跟之前讲的完全不一样的内容了。他们家老爹估计是整什么幺蛾子了吧,没有立儿。

    他无声叹息,给仍愣愣的老朱倒了杯热茶,心中又酸又涩。

    是,他知道己在家老朱心里的分量,可是不是能拿大明的未来去换的,如老朱接下来的操作给大明带来了什么不可扭转的损失,他一定会大力阻止的。

    只听李晓诗道:“朱标在朱元璋心目里的地位重,个要怎么衡量呢……我举个例子吧,在我们现代呢,有一部电视剧是以明初块背景拍的,中有一段情节是,朱标死了,朱元璋伤心,在大殿上哭泣,有大臣劝他,说让节哀顺变,朱元璋大怒,下令把那位大臣的儿子也杀了,说让他也节哀虽电视剧里是戏剧的处理,故事也多半是虚构的。是也能看出,朱标在朱元璋心里的分量真的重重。朱标是他心目中唯一的继承人、也是最完的继承人,所以,在朱标去世后,朱元璋没有延续‘立嫡长’后‘立嫡次’的规矩,而是把朱标的儿子、朱允扶了继承人,朱允后来顺利继位,在历史上被我们称作建文帝。”

    朱标闭上了眼。

    ……。

    朱朱也听得有点茫了。

    老朱真能么干啊……好吧,也不奇怪。

    只有朱棣心里直犯嘀咕。

    老朱立了太子哥哥的儿子,那什么皇位最后又会到他的手上?他不至于了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皇位去对己的侄子下手啊。

    ……啊,等等,之前收到的小说,李晓诗送给他的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