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吕倩是第一名(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给安哲的,他知道安哲说的这两个系统。

    这两个系统级别高职位多人员少,在那里干提拔快,大多数只要到了任职年限都能顺利晋升,所以一起参加工作的同龄人,在那两个系统工作的,提拔速度大大快于在其他系统,往往30多岁就到了副处,甚至成了正处,而在这个年龄段上,在其他系统的很多同龄人都还在副科正科上苦苦挣扎。

    这就造成了某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更多是在心态上。

    但所谓有得必有失,其他系统的人心态失衡,这两家系统内部的人也有些失落,因为他们虽然级别上来了,但有些虚,换句话说,有级别没有和级别相对应的权力,甚至堂堂正处都没有专车,吃饭都没有签字权。

    基于此,这两家系统内快速提起来的事业派就有了强烈呼声,要求交流出去担任实职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对这种呼声,这两家系统的负责人自然是要倾听要积极支持的。

    其实根据上面的有关规定,这两家系统的人往外交流,多年前就有,但因为效果不佳,后来陷入了停滞。

    为什么效果不佳?原因很简单,这些人有级别,却没有和级别相对应的经历、阅历和经验,没有真正接触体验过基层,到务实单位担任一把手,更多体现出的是能力跟不上,难以服众,造成尴尬难堪的局面。

    交流出来的正处是如此,副处也差不多,甚至比正处更惨,因为他们如果不交流出来的话,在原单位很快会提上那半格,但出来后,要想再迈那台阶,可就太难了,于是进步的速度就大大落后于没交流出来的同事。

    基于这种情况,这种交流活动后来渐渐沉寂下去。

    此时冯运明转呈给安哲这报告,显然是这两家单位内部的事业派又开始跃跃欲试。

    乔梁对此心有不平,你们在提拔上沾了大便宜,级别上来后,又想着出来弄个有权的实职,靠,好事都给你们了,别人还过不过了?再说你们这些人,有几个真正了解基层懂管理会解决实际问题?还不如不出来,前几年那些活生生的事例太有说服力了。

    乔梁看着安哲,不知他的想法是什么。

    安哲看着冯运明缓缓道:“我有三点想法……第一,这两家系统对外交流人员,是老规定,上面多年前就有这要求,既然有要求,我们就要认真落实,同时,这种交流,对盘活锻炼人才和培养后备力量,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第二,抓落实的关键,是要考察好准备交流的人员,考察的基本原则是年轻化知识化,但关键还是品行和能力,二者缺一不可。考察结束后,你们提交一份名单给我……”

    冯运明点点头。

    安哲继续道:“第三,关于交流人员的职级安排,我想应该在总结前些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搞一个基本的规则,真正做到交流出来的人德能配位,既要发挥他们的管理能力,又要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快速弥补自己的短板,同时还要让大家心服口服。

    所以,我的想法是,凡是交流出来的人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易克1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