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霍善还是

    句话:“我的俸禄够吃了!”

    霍善的想法很简单,他都已经够吃了,为什么还要跟不够吃的人要钱呢?

    这便是小孩的想法了,钱这东西又岂有“够用就行了”的说法?多的是富人每天想方设法从穷人口袋里掏钱。

    李时珍几人本是学医的,着霍善天真的话不由也思索起来:他们有着几百上千年的先先觉优势,想帮霍善把朝阳县拉拔起来似乎不是什么难事。

    要他们振兴整个大汉可能很难做,但这只是一千户人而已!

    李时珍道:【别担心,要是你真能把改良的造纸术捣鼓出来,光是造纸就能让他们代代都多许多营生。】

    汉代其实也有纸,是用麻做的纸,但一来这玩意占了织布原料,二来还没有布帛好写,所直至东汉的蔡伦征集天下造纸工匠集思广益改良了造纸术,纸才逐渐走上人们的书桌。

    不说造纸作坊本身,便是造纸原材料也是一门营生,就比如草纸能够用秸秆、芦苇乃至于杂草来做。

    有了纸,还能衍生出许多产业,倘若霍善有心给朝阳县的人谋好处的话都能安排上。

    造纸术可交给朝廷做,但像油纸伞折扇这种备受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青睐的商品,可交由朝阳县负责生产。

    过完年开始在朝阳县挑拣些字写得好的、画画的好的人培训的话,说不准还能赶上画扇面来卖!

    大明才唐伯虎他落魄时,就爱给人画扇面糊口。

    霍善李时珍这么一分析,立刻精神百倍。

    好像可这么办!

    万事俱备,只差造出纸来!

    霍善虽是懵懂小儿,李时珍他们却不是,他们此已经叮嘱过霍善此事不能单纯推东方朔身上,还是得跟李长生商量着办。

    正好李长生如今是朝阳侯家丞,这些事本就合该由他来办。

    倒不是冠军侯与霍光不可信,而是许多事道的人越多就越麻烦。

    想李长生,霍善便他叔掰着指数:“三天了,师父已经回丰县三天了,再不回来我便要自己回去找他!”

    霍光还为霍善这天处玩耍把这事儿给忘了,没想他竟还牢牢记着。

    霍光道:“你师父当了你的家丞,庄边的交接便落他头上了。别着急,等他忙完就回来。”

    叔侄俩正说着,就人跑过来报信说“李先生回来了”。

    霍善开心地跑了出去,一把扑了从院走来的李长生身上。

    李长生自从负责抚养霍善也没离开过他这么多天,饶是他这般淡漠的人也不由伸把霍善抱了起来。

    冠军侯比他想象中好太多了,至少没有把霍善从他们身边带走的打算,也没有不允许他们师徒俩亲近。

    有了李长生,霍光便忙自己的事去了。

    李长生问:“这几天有没有乱跑?”

    霍善想想自己每次出门都是金日或者东方朔带着的,便是在梦里也都一直跟着张仲景他们,马上挺起小胸脯说道:“没有乱跑!”

    见李长生已经把自己抱回住处,左右没了旁人,霍善才与他说起造纸之事来。闻过了年朝阳县就要派一批人来他们庄上服役,他想让他们试着造纸!

    李长生也道纸张这种稀罕东西,耐心询问:“怎么突琢磨造纸?”

    霍善便把自己在明代北京的见闻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地讲给李长生,他本来只想做草纸油纸的,可是李时珍说的油纸伞折扇营生起来也很不错,所画纸他也想做!

    纵使李长生已经晓霍善有奇遇在身,也没想他这奇遇竟是奇妙至此,起来竟能亲眼见一千多年的一切。

    这种事若是叫旁人晓如何得了?

    李长生晓霍善口中“四个小老头儿”必也叮嘱他莫要与旁人提起,便也没有再多费唇舌。

    他说道:“我先在村中尝试一番,若是当真能做成,明年开春便能筹备造纸作坊了。正好这时节芦苇多,先试试给你造草纸。”

    几种纸的工序其实大差不差,只要熟练掌握了其中一种便能慢慢摸索出其他纸的造法来。

    倘若真的能靠漫山遍野的芦苇漫山遍野的竹造出纸来,倒是不失为一桩佳事。

    李长生不觉得霍善心心念念草纸油纸有什么不对,小孩惦记自己用得上的东西不是很正常吗?

    霍善李长生把自己的要求,马上他说起自己要让朝阳县蓬勃发展的伟大构想。

    他们朝阳县可不能穷!

    说起这事儿,他又李长生说起自己看的朝阳县,脸上很有些郁闷。

    他不喜欢朝阳县变成样!

    李长生没想张仲景几人居带个霍善去看这些事。

    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