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一个人想留名不容易,想不留名却很简单。

    ?春溪笛晓提醒您《医汉》第一时间在[小+说路上]更新,记住[.me]?『来[小+说路上]+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me

    刘彻听到墨家传人的时候眉头动了动,等东方朔说到“一门三人死了俩”,又觉得这个墨家分支听起来怪寒碜的。

    想到东方朔前头说的“捡回个师妹”,刘彻便想起来了,这其中一个似乎还是霍善他娘。

    刘彻道:“这倒是说得通了,寻常方士会的东西《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术之类的专业人才依然是杂流。

    李时珍是个科举落榜生,他试图给霍善讲解一下八股文是什么玩意,结果讲解失败,霍善没有听懂。

    遂作罢。

    反正就是这么回事。

    霍善也没纠结,按照他的经验,他第一次没听懂的玩意,以后估计也听不懂,所以不必纠结,听个大概就好了。

    霍善开始跟着李时珍等病人,不得不说科举考场之上还真是卧虎藏龙,有拉肚子拉到虚脱还哭着表示“我还能考的”,有没写几个字就紧张过度昏厥过去的,还有直接癫痫发作没了考试资格的,看得霍善感觉这考场像极了龙潭虎穴。

    考科举可真不容易!

    霍善哪壶不开提哪壶:“您以前也考过吗?”

    李时珍也不隐瞒,叹着气说道:“我参加过三次秋闱。”

    像他们这种生活在地方上的人,要参加秋闱得到州府去。这一来一回便挺折腾人。

    李时珍父亲自己是医家出身,吃够了当医家的苦头,一心想着让儿子去考科举,可他也不想想自己的儿子有没有这样的天分。

    其实李时珍人不笨,否则他也不可能十四岁就中了秀才。只是他对四书五经没什么兴趣,天生便爱读医书,每每遇到自己没见过的医家典籍总是爱不释手,不把它看完便夜不能寐。

    这种情况下让他去考科举,他能考中才怪。

    李时珍三次秋闱铩羽而归,便彻底放弃了走科举之路。

    霍善很贴心地宽慰道:“你若是去考科举,兴许便没有《本草纲目》了。”

    李时珍笑道:“我也这么觉得,所以从来都没有后悔过。”

    哪怕是后来到处求人印刷《本草纲目》无果,他也没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能有这么一个能为之奔走一生的目标,于他而言是一桩幸事。百年以后回首过往,他感觉自己这一辈子并没有虚度。

    没有病人的时候,霍善便和李时珍聊科举。等到这场考试散场了,霍善乐滋滋地跑进贡院参观了一圈,看看北京城的考场到底长什么模样。

    还吃了赶驴桥边的烧饼。

    油汪汪的烧饼老香了!

    翌日一早霍善醒来,看到他师弟易知在旁边揉着手腕,定睛一看,上头有排牙印。

    霍善惊奇地道:“师弟

    xs63?me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春溪笛晓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