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死后伤心痛苦再久,泉下之人根本感受不到。

    真想还父母哺育之恩,何不在父母生前多孝顺他们几年?

    霍善兴致勃勃地说道:“那我到时候过去玩儿。”

    他绝对不是想去过上元节,而是想去薅点清朝的物产回来!

    苏轼知道霍善是个非常大方的孩子,去外头得了好东西也会分给他们一份,所以积极鼓励霍善多出去闯荡。

    等《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月”,真的算孝顺吗?你在人死后伤心痛苦再久,泉下之人根本感受不到。

    真想还父母哺育之恩,何不在父母生前多孝顺他们几年?

    霍善兴致勃勃地说道:“那我到时候过去玩儿。”

    他绝对不是想去过上元节,而是想去薅点清朝的物产回来!

    苏轼知道霍善是个非常大方的孩子,去外头得了好东西也会分给他们一份,所以积极鼓励霍善多出去闯荡。

    等霍善和阿印那边约定好了,苏轼就和霍善分享起自己从当地土人口中打听来的儋州特色粽子。

    儋州这边的粽子里面喜欢放猪肉和咸蛋黄的,这倒不算特别稀罕,别的地方也爱放。不过苏轼还听说有户人家别出心裁地往粽子里放……咸鱼!

    咸鱼咸蛋黄肉粽,稀奇不稀奇!

    霍善:?????

    新鲜的粽子种类增加了。

    霍善才琢磨着要不要让他师父给他包几个这种异端粽子,就见个仆从拿着封信进来表示是京师那边送来的。

    霍善好奇地凑过去看苏轼拆信。

    苏轼也不避着霍善,随意地把信打开,只见上头是首新诗。

    从头到尾都没有署名。

    苏轼读完后就笑了。

    霍善没看懂,问苏轼这诗是什么意思。

    苏轼说道:“没什么意思,一个老朋友的来信。按照他的意思,我们官家的态度有所松动,我兴许能回开封去。”

    官家是宋人对皇帝的称呼。

    霍善把那诗拿过去左看右看,也没看出哪里有这个意思,纳闷地说道:“我怎么感觉这信好像是在骂你,意思是‘我等着看你能翻出什么风浪来’。”

    苏轼道:“我要是没法回去,他堂堂宰辅看我个远在昌化军的老头子作甚。”

    霍善没想到还能这么理解。

    简直瞠目结舌。

    他们读书人说话可真够曲折的!

    霍善记得苏轼说过,现在的宰辅之一是他的老朋友(现已反目成仇)章?,这诗居然是章?写给苏轼的吗?

    霍善追问:“你此前是写信给他吗?”

    苏轼摇头。

    章?并不是下令全面扑杀旧党的最终决策者,相反,在最初新党诸人想要扩大打击范围的时候章?都是保持沉默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春溪笛晓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