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要去掉棉籽就全是白白的棉絮了,多么无私的好花儿啊!

    “您有没有文兴大发,想写信夸它一夸?”

    霍善介绍完了,就开始怂恿汲黯写诗文。

    汲黯:?

    为什么突然绕到写文章上面了?

    霍善就给汲黯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棉花推广计划,他想要培育出适合推广到各地的棉种,争取以后举国上下家家户户都种上棉花,一代代人都能有棉衣穿棉被盖。

    现在《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道:“这就是棉花吗?”

    汲黯听闻过去年江夏郡棉花丰收,也从江夏郡采购了几套棉衣,但并没有见过裸露在外的棉花。

    霍善教完汲黯怎么戴口罩,才兴冲冲地点头给汲黯介绍了一番??看看这个棉花,只需要去掉棉籽就全是白白的棉絮了,多么无私的好花儿啊!

    “您有没有文兴大发,想写信夸它一夸?”

    霍善介绍完了,就开始怂恿汲黯写诗文。

    汲黯:?

    为什么突然绕到写文章上面了?

    霍善就给汲黯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棉花推广计划,他想要培育出适合推广到各地的棉种,争取以后举国上下家家户户都种上棉花,一代代人都能有棉衣穿棉被盖。

    现在棉衣卖得贵只是暂时的,将来棉花普及以后它就能成为寻常黔首也能用上的好东西了!

    只是这个普及的过程不仅需要他们这边好好育种,还需要汲黯这样具有影响力的人将它推而广之,好叫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好东西。

    霍善表示他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写出像老杜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觉就可以了。

    这句诗听得汲黯先是浑身一震。

    接着就觉得……霍善莫不是拿他当消遣!

    汲黯不由追问:“老杜是谁?”

    霍善见汲黯感兴趣,便给他解释了一番,说老杜叫杜甫,字子美,特别会写诗,这首诗就是他老年写的,所以说是老杜。

    霍善认得的是中年杜甫,还没有经历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诗风远没有后世所传扬的那般沉郁顿挫。

    老杜的诗是苏轼他们给他讲的,说是杜甫可能不写这些诗了,他不知道实在有些可惜,所以偶尔聊起来时便给他念了许多首。

    偶尔听了一耳朵“自己”的诗的杜甫:“……”

    怎么感觉,后来的“自己”过得好惨。

    像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能上教科书的惨法!

    这首本来就是元气淋漓、直抒胸臆的古体诗,即便跨越千年的时光也可以轻易感受到它的诸多妙处。

    听霍善诵读完全诗,不仅汲黯为之震动,连刘据几人也颇有感触。

    全诗分明只是写了一件极小的事,结语却写得如此磅礴有力,其中流露出来的胸怀着实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春溪笛晓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