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你们年纪小,想来是坐不住的,不如去外面看看?”

    夏澄和容嫦正凑在一起发愁的时候,孙星若突然开口撵人。

    想来是和方拙有什么要事商议,所以不便让两个孩子在这儿,夏澄和容嫦闻弦音知雅意,自然不会留下来讨人嫌,连忙行礼后退下了。

    正好她们借此机会,出去看看现在长阳县的情况,毕竟是之后要她们亲手来治理的县。

    长阳县一共常居人口有八万人,后来陆陆续续接收了两万余难民,这才维持了十万人口,但是这些仅仅是登记在表面的人数,据说还有不少隐户或没有户籍的他流民,他们大概有三五千人之多。

    这些情报是孙星若刚刚从县衙要来的,转头给了她的两个徒弟。

    容嫦拿到后满是疑惑,“为何会有那么多的隐户和流民?我记得之前的县令在抓户籍上,一直很严格。”

    大庄有户籍有路引,所以任何一个大庄子民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查到其来处和途径的地方。

    可惜后来青郡大乱,从青郡逃出的百姓手里能存有户籍的都是少数,大多成了流民。

    能跑到长阳县外跪求入城的百姓,不是离得近,就是原本的家境还不错,能够保存户籍路引。

    夏澄看了眼容嫦,隐户的来历还用说嘛,肯定是世家大族趁乱买下的人口,能只有三五千人已经很不错了,真要是胃口大的,趁此机会吞没几万隐户也不是不行。

    至于流民是怎么入城的,那就得问问之前的县令了。

    “此前县令设置入城费,起初并不高,成丁一人三百文,未成丁者减半,不少人能掏得起钱,那时城门兵力不足,趁乱挤进来不少。”这是一部分流民的由来,还有一部分,自然是之前县令大开方便之门。

    他将他入城费提高到普通百姓交不起的程度后,又进来不少难民,那些难民是什么来路,钱财是从何得来,县令可都是不管不问。

    这就是问题所在,那些人或是偷抢,或是被别有用心的人资助,一一进入了长阳县,之前一次乱民攻城时,已经有不少走了,现在还留下的,想必是为之后冬日进攻做准备。

    局势很不乐观,夏澄本以为那些流民会趁着上次的机会一哄而散,没想到乱贼里也有眼光长远者,硬是将棋子埋得如此深。

    偏偏知道那是棋子也不能动,谁也不知道拔出萝卜会带出多少泥来。

    “原来如此,这些人也是我大庄子民,不能忘记,就是不知道他们到底该怎么才能活下去啊?”容嫦倒是有些想法,可那些想法都太过稚嫩,不知道能不能直接用出来。

    “安居乐业,需得保证衣食住行,道理都很简单,一一来做便是。”夏澄说的轻巧,实际上要做到极难。

    不说别的,衣食住行那是处处有问题,为何说冬日难熬,不正是因为缺衣少食吗?

    容嫦盯着手上从县衙拿到的记录,眼睛慢慢亮了起来。

    缺衣少食不怕啊,她家钱多,什么买不回来?长阳县外有码头,可通运河至五湖四海,买卖东西向来十分方便,北地有战乱有大旱,南方却还是大庄盛世之景,只要有钱,万事不愁。

    不怕缺衣少食,只怕人都死了,也没了立足之地,那才是真的毫无希望。

    “马上要下大雪了,我们首先要保证的,是房子不会塌,柴火够烧,至少要保证百姓在家中能够安然度过一晚上。”

    长阳县往年雨水就不多,今年受到青郡旱灾影响,也许雨水会更少。

    当然,也可能会出现物极必反的现象,雨水比往年反倒多了,但不管有多多少,以长阳县的温度,真要是落雪,不可能下个几天几夜不停歇,所以最难熬的,恰是落雪当日,与雪融之时。

    只要房子不塌,百姓就有躲雪之处,只要柴火足够,百姓就不会被冻死。

    “城中的房屋只需稍作修缮即可,往年的修缮是由官府负责,今年衙役都很忙,守城的兵卒也不能调用,人手怕是会捉襟见肘,我会让容府派人来一一查看,尽快修好,而今刚落小雪,应该还来得及,只是城外要怎么办?”

    容嫦很快就决定好如何安排,反应之迅速让夏澄惊讶,成年人若是遇到这么琐碎麻烦的事情,估计会思前想后,踌躇不前,没想到容嫦决心下得如此快。

    这是好事,夏澄就是个急性子,如果和她一起做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