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古人以孝为先,谢彦的这番“孝说”让谢怀安一时语塞,但他很快找到了谢彦话里的“漏洞”,既然要行孝,谢彦为何连声“爹娘”都不叫唤?

    谢彦被反将了一军,但他确定自己始终不会叫这声“爹娘”。

    一时之间,谢怀安又占了上风,加上金氏没甚心眼,被谢怀安的话绕了进去,最终不情不愿地答应继续让方氏管家。

    谢怀安更是主动提出将正屋让给兄嫂,彻底浇灭了金氏的怒火。

    安稳住下后,谢怀安差人来告知谢彦与谢复壮入县学的时间。

    大周的县学和府学除了登记和考察生员外,还负责县试和府试的辅导。

    它属于官学,里面的学正、教谕以及训导都是吏部直接任命的,学正和教谕都是举人,用现代的话说,师资力量还是很强的。

    能进去学习的人除了官宦子弟便是些有能力的人,穷人只能去私塾或者义学,私塾和义学中的夫子大都是秀才。

    县学的学堂跟谢府隔了两条街,开学那日,谢怀安和谢怀恩亲自带了谢彦和谢复壮去县学。

    一路上谢怀安只对谢彦说了句“好好读书,向瑜哥儿学习”之后,便再也无他话,倒是谢怀恩一路嘱咐谢复壮“不要调皮捣蛋,多听夫子的话,好好学习,好好吃饭……”

    县学的学正姓赵,是个面容清癯、留着山羊胡子、年过半百的老者。

    赵学正问了他俩的名和字。

    谢彦朝他行拱手行礼礼:“学生谢彦,字归远。”

    赵学正见他彬彬有礼的模样很是满意地点点头。

    他见谢彦个头不高,便安排坐在了最前排。

    接着,谢复壮依葫芦画瓢地也朝赵学正行礼:“学生谢复壮,字归来。”

    赵学正点头,按照个头,把他安排到了最后一排书案坐下。

    此后陆陆续续有大人带着孩子过来见礼,学正一个个地安排了坐位。

    谢彦粗粗地看了一下,大概有三四十号人,都是跟自己不相上下的幼童。

    卯时一过,只余下两个空位了。

    学正不再等待,准备带着大家去大厅拜孔子像。

    正在这时,两个迟到的学生满脸通红气喘吁吁地跑上前来进来叫了声“夫子”。

    赵学正也不恼,只摆手让他们整理好衣冠后,给他们安排了座位。

    拜完孔子后,学生们有条不紊地坐回书案前,等着学正正式开始授课。

    云林县穷乡僻壤,能成为读书人是件很荣耀的事情,孩子们都很珍惜读书的机会,在赵学正的指点下,个个腰背挺直有模有样地坐在座位上。

    每人书案上都发了本《三字经》,赵学正让他们翻开书第一页,然后在前面的白板上用黑炭写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人如其字,清清瘦瘦,但笔锋很有力。

    这几个字对谢彦来说,实属容易,但他还是认真跟着赵学正一遍又一遍地念着……

    明明看得认真,意识却忽地飘忽了起来,谢彦很清晰地能看到“他”穿过一片云回到原始社会,视线中出现一群衣不蔽体浑身长毛的人分工合作、辛勤劳作、不分彼此……

    他能够听到那些人讲话,身体像幽灵般四处穿梭,能仔细地观察他们每一个人的细微表情,而那些人却好似根本没发现谢彦的存在。。

    他沉浸于其中,当云端出现“人之初,性本善”的六个金色大字的时候,他猛然间意识到他所看到的情景正是对这六字“沉浸式注释”。

    随后,所在的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有人开始读书,有人依然种地,而有人则撂下锄头做起了买卖……

    云端也出现了“性相近,□□”。

    他望着那些场景,沉浸其中不可自拔,直到被一声怒喝“归远!”给惊醒,这才猛然回神。

    赵学正念他头一次上学走神,没有严肃批评,而是让谢彦站起来把书上的几句话再念一遍。

    谢彦念的很是流畅,宛如读过千百遍似的没有半点停顿。

    若不是谢怀安提前交代过谢彦的情况,赵学正甚至都有些怀疑这孩子早先就已经开了蒙。

    难道谢家又要出个读书的好苗子了?

    谢彦对课堂上突然出现的沉浸式体验很是好奇,下课后忽略了表哥的呼唤,独自坐在座位上又开始翻看《三字经》。

    满心期待能再次看到那些人那些事,结果把一千多字的《三字经》翻看两遍,最后也没出现。

    他洒然一笑,怀疑自己方才只是开了个小差,便没再把这事放在心上。

    虽是下课,赵学正并没有离开讲堂,而是用湿布仔细擦拭着木板上的炭迹。

    擦完后,他回过身看到谢彦正全神贯注地翻着《三字经》。

    谢彦看完书后抬眸,恰好对上赵学正的一双眯眯眼,吓得不由倒吸了口气。

    赵学正捋须轻笑:“我见你把整部书翻了个遍,看懂了几分?”

    谢彦当然能看懂,但考虑到原主是个“文盲”,只得装作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

    “看不懂不要紧,学习贵在坚持……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谢彦听完赵学正灌的心灵鸡汤后,起身起来,朝他拱手行礼。

    赵学正见他识礼,正暗叹“孺子可教也”。

    哪知下一瞬就见谢彦撒腿朝书堂外跑去,边跑还边欢快地叫道:“归来,我来也!”

    赵学正摇了摇头,嘴里喃喃道:“终究是小孩心性!”

    谢彦上学那会儿没少听老师的教诲,总是左耳进右耳出,以至于参与管理整个公司后,才深刻地理解了当年老师谆谆善诱的“不容易”。

    只是……此后再也没有老师来教导他了。

    他心中感谢赵学正,却也不敢忘记自己乃是幼童身体,只得没有“规矩”的放肆一回了。

    学堂中午提供一顿饭菜,一菜一汤都是素的。

    离家比较近的都回去吃饭,只有离家远的或者家中吃饭不便的才会在学堂里吃。

    谢府和学堂只隔两条街,到吃午饭之时,谢彦便叫谢复壮一起回家吃饭,没想到谢复壮坐在书案前摇了摇头。

    “娘说了,让我在学堂吃饭。”

    “菜都是素的,咱们回去吃,家里有鱼有肉,比这里好多了。”谢彦故意逗他。

    但谢复壮只是摇头:“娘说了,我能在这里读书不容易,不能再给家里添麻烦,以后我就在这里吃了。”

    谢彦觉得奇怪,才几天功夫啊?这小子怎么就变的这么懂事了?!

    他没有回家,而是陪着谢复壮在学堂里吃了饭。

    下午写字课是邢教谕教,用黑炭笔在木板上写下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然后让学子们在纸上写。

    谢彦曾经专门练过毛笔字,他练的是楷书,字体方正有力。

    他觉得自己写这简单的笔画应该不在话下,但事实并非如他所想,因为这具身体手腕和指力的力量不够,写起来竟然是歪歪扭扭的。

    他只好跟着重新从执笔练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