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谢复壮听了这话,硬是憋了一口气没叹出来。

    他俩转了个弯便看到谢怀恩对着院墙旁的人工水池在发呆。

    原来孙县令请来的官客都是些“文人雅士”,而谢怀恩大字不识一个,根本融入不进他们的圈子。

    现在那群人在里面一边吃饭一边吟诗和唱,猜拳行小令……

    没有一个是他会的。

    与其干坐着不如出来透透气。于己于人都是不错的选择。

    他看着水池里的金鱼自由自在地游着,嘴角微微勾了起来。

    谢彦给了谢复壮一个任务——他俩“没心没肺自由自在”地玩水。

    倒不是因为他俩真的想要玩水,而是因为他感到这府中林氏的人不止只有紫衣婢女。

    否则,金氏的言论就不会那么快上达林氏。

    玩水——只不过想要迷惑那些007,让他们对他俩放松警惕。

    好不容易挨到了大人们的酒足饭饱。

    县令府和谢府相隔的不远,他们原本是徒步来的。

    如今谢怀安喝高了些,走路不太稳。

    孙县令便安排了一顶轿子把他送回了谢府。

    其余的人仍旧徒步回到谢府。

    谢彦和谢复壮商量了一下,认为太多人知道这件事并不好,便只把这件事告诉了金氏和谢怀安。

    金氏和谢怀安倒不是不相信他们俩,只是更相信他们自己的眼睛。

    金氏在跟田氏相处的过程中认为孙府还是田氏做主,那个小妾根本就翻不了波浪,怎么可能是顺康王的眼线。

    作为一个县的公安局长,他谢怀安都没觉察出不妥的地方,这两个毛头小子轻而易举地就知道了?

    所以金氏和谢怀安听了他们的话后,只是左耳进右耳出,告诫完两个小子不要出门乱讲后,自己则第一个忘记了这茬。

    谢彦和谢复壮以为他们会尽自己所能采取反制措施,便继续他们的日常读书生活。

    虽说金手指能把深奥晦涩的知识变的浅显易懂一些,终究还需要自己领悟。

    若是领悟不了,睡着之后便会一遍又一遍地播放。

    每天晚上做同一个梦,累也累死了。

    现在谢彦就遇到了这种困惑,读《易经》的过程中天天被阴阳八卦、天地五行折腾的够呛。

    后来他了解到县试的正场考试为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贴诗一首。

    也就是说,他现在看的《易经》在来年二月份的县试是不考的。

    但他已经读了,由于理解不够充分,每天便被沉浸式的梦折磨着……

    这个称职的“老师”诲人不倦地讲解着,让他一度睁开眼看到的世界只有阴和阳,走在路上都会在想这是什么位置。

    他觉得自己有些走火入魔了。

    他意识到《易经》并不是那么好读通透的,他不想这么夜夜被折磨,便看了些史书缓冲一下。

    果真有效。

    夜间的梦也变的生动了许多,只是充斥着血腥。

    历史永远是胜利者的历史,但这梦却高度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史书中所写的跟他梦中所见的并不一致。

    比如,史书中说前朝的辉帝自焚而死,他在梦中看到的却是辉帝被顺康王乱刀砍死……

    很快他便厌倦了血淋淋的场面。

    于是,他开始读诗。

    最终,他确信读诗是最没有精神负担的。

    诗中的世界永远是浪漫和风花雪月。

    有些诗人会写伤感的调调,但也是淡淡的忧伤,跟历史的画风比起来要和缓许多了。

    就这样他轮流地看着,夜间便有了不一样的风景……

    他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若是他一直藏拙,不显山不露水,跟着启蒙班读书,就不可能参加明年二月份的县试。

    他想要显露锋芒。

    但又不能做的太过……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方法。

    既然谢子瑜是通过县试和府试的,他肯定读完了四书。

    如今的自己已不是几个月前大字不识的孩童了,他可以用请教谢子瑜的方式“读懂四书”,这样别人问起来,他会说跟县案首的哥哥学的。

    于是,有一天他拿着《大学》去前院请教谢子瑜。

    谢子瑜没在书房,他便去了旁边的房子寻找。

    只听得谢怀安的声音:“玉儿,如今尚举人做的县令……接下来,便是要革我的职了。若是我被革职,瑜儿的前程就毁了……我,我想去京城求一下南宫瑾……他现在是户部尚书了,不看我的面子也会看彦哥儿的面子拉我一把……”

    一开始,他不相信谢彦和谢复壮的话,但尚举人做县令成了事实,不由得他不为自己前程着想。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

    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方如玉:“这么说,你是后悔当初把我领回家了?”

    谢怀安呵斥道:“别胡闹,这是两回事。我去求他,只是想让我们生活的更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