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人不知道他的心意吗?知道。

    他们是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继统”的概念,历史上没有这样的例子吗???有很多侄子即位的,也有不少“皇伯考”的记载。

    但是他们就是要坚持自己的想法,这其中,或许有一半,是真的为了大明皇室一脉道统,但是若说全是一片公心,那就是笑话了。

    现在叫的最响的杨廷和,当年朱厚照冒天下之大不韪自封大将军,当时有不少忠臣跪求死谏《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时候的朱厚?还并不想跟内阁大臣们撕破脸,因此,在打出这张牌后,他又召见了杨廷和、蒋冕、毛纪三位重臣,赐坐赐茶,温言相交,语气诚恳道:“至亲莫若父母,朕受父母无极之恩,无以相报,今愿尊父为兴献皇帝,母为兴献皇后、祖母为寿康皇太后。”

    随即把一手敕令交给杨廷和。

    后世对朱厚?一定要给父母上尊号是有异议的,但是李盛处在这个环境,才理解了小朱的决心。

    到了这个时候,若是他这个皇帝退一步,那么,他将会失去收揽人才树立君威的最佳时机,已经有大臣为他出言了,王瓒为此获罪造贬谪,他要是退了,还在观望的人们会怎么想呢?

    是,他眼下确实是受制于人,但是,这一步退了,就没人敢投向他了,那他就永远无人可用,是接下去十数年的受制于人!

    这不但是简单的尊号,这是他来到京城插旗的第一次亮相,这是政治博弈,是权利之争!

    因此,他不但不能退,如今看到了支持者,他反而要更高调地发出信号??朕是铁了心的要干成这件事!谁要追随?来吧!

    杨廷和这些人不知道他的心意吗?知道。

    他们是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继统”的概念,历史上没有这样的例子吗???有很多侄子即位的,也有不少“皇伯考”的记载。

    但是他们就是要坚持自己的想法,这其中,或许有一半,是真的为了大明皇室一脉道统,但是若说全是一片公心,那就是笑话了。

    现在叫的最响的杨廷和,当年朱厚照冒天下之大不韪自封大将军,当时有不少忠臣跪求死谏,他怎么没去跟着死谏呢?因为真的会死。

    他们更是要借此压一压小皇帝。

    当年孝宗在位,是文臣们最舒服的时候,谁不想要继续舒服着过日子呢?

    但是,文臣舒服的前提是皇帝不舒服,朱厚?虽然没接受过系统的继承人教育,但是他政治敏感度拉满!

    他先是讲道理,而后动之以情,但是杨廷和表示老子我不听不听!

    不但不听,他回去就授意科道上书驳斥张璁所提“统”与“嗣”不同的说法,还说张璁是以妖言“上摇圣志,下起群疑”,请求处罚张璁。

    李盛趴在文华殿看着这些人的折子,忽然就明白了后面朱厚?为什么会黑化大开杀戒了。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置业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