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陈年旧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r />     费生的说法,全面自费就读。面对每年多达三千多元的学费,李工的家庭根本无力负担,就算是那位悉心培养了他三年的老校长,也帮不上忙了。”

    程煜脑筋急转,他大致上知道,国家全面取消公费生,大概是在九十年代中期,距今已经二十年。这意味着,这位李工现在应该是四十岁附近。

    咦?那个李工比吴竞还要年轻?可他才是总工,吴竞当时还只是他的副手?

    而且,这个人离开研究所,应该也《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房子和吃饱肚子这种事情过于忧愁。我们能留在研究所这么多年,也正因如此。”

    程煜点了点头,心里也有诸多感慨,吴竞接下来要说的话,他大概已经有所了解了。而这,也的确是许许多多科研单位面临的现状。

    能留下的,都是有所依仗衣食无忧的。

    那么走了的呢?显然就都是要负担父母子女的各种费用的。

    科学家也得吃饭。

    “李工和我们不同。他出自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他家里是中部老区辛贡省的农民,家庭条件非常之差。读高中,如果不是镇上中学的校长替他负责了学杂费用,只怕也就没有后来的李工了。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恰好又遇到教育部门改制,大学扩招,不再包分配,也彻底取消了公费生的说法,全面自费就读。面对每年多达三千多元的学费,李工的家庭根本无力负担,就算是那位悉心培养了他三年的老校长,也帮不上忙了。”

    程煜脑筋急转,他大致上知道,国家全面取消公费生,大概是在九十年代中期,距今已经二十年。这意味着,这位李工现在应该是四十岁附近。

    咦?那个李工比吴竞还要年轻?可他才是总工,吴竞当时还只是他的副手?

    而且,这个人离开研究所,应该也有至少五年以上了。

    三十五岁左右,就已经担任了一个厅局级研究所的总工程师,可见其能力。

    “我听李工说起过,当时他考上了大学,原本第一志愿填的是北大,但因为家里的环境,他已经决定放弃。准备读个本地的师范,那家师范大学同意给他免除学费,而师范类的院校毕业之后也能立刻成为一名教师,从而帮助他的家庭。还是那位老校长,帮他找了自己从前的一名学生,联系上了一所军校。”

    程煜点了点头,军校,在那个年代还是学费全免的,当时军校的毕业生,从入读开始就等于已经是一名军人了。而且,军校是有补助的,补助很少,但足以让他在学校衣食无忧,甚至还能极少的帮助一下他的家庭。

    “李工二十七岁那年拿到了博士学位,博士后的研究阶段,就来到了我们研究所。

    两年内参与了几乎研究所八成以上项目的建模,最终在陈所的极力挽留下,留在了咱们研究所。因为他几乎参与了绝大部分的项目,每一个项目都少不了他,但到了项目研发的后期,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萧瑟良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