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欠条?

    顾冉吃了一惊,抬头看着窦婆子,难以置信。

    “什么欠条?”

    “你刚不是说,只要我给你寄信,就让你娘家重赏我吗?口说无凭,你给我写个欠条,届时等你和离了,你寄一笔酬金给我也好,我找上门也好,有这个欠条做凭证,咱也放心。”

    窦婆子看着顾冉,心里头冷哼。

    呵,她老人家虽没见过大世面,可吃过的苦比这秦四奶奶多多了。

    看她口花花说得天花乱坠,谁知道是不是随口糊弄人的?

    想骗她?还早得很呐。

    叫她弄个亲笔写的欠条,届时候找上门跟她要银子,还怕她反口不认?

    顾冉嘴角抽抽。

    没想到啊,这窦婆子还真精明,看来以后不能随便应付她了。

    行,空头支票是吧?她写。

    “那,窦阿婆以为,我该赏给你多少银子?”

    “我不贪心,也不要多的。”窦婆子道,“你给刘大人十两银子,给我二十两银子便是了。”

    呵,不贪心。

    顾冉面上不动声色,浅浅笑了笑,依言给窦婆子立下了欠条。

    她一边写,那窦婆子在一边告诉她自己的户籍,名字,还善意地提醒:“可得写好一点儿,虽然我不识字,但待会儿我去还笔墨给陶主簿的时候,还得让他检查一下,写得对不对,还能叫他做见证人盖咱青驿的公章。”

    顾冉笔下一顿。

    这是在敲打自己可别乱写,不要以为她窦婆子不识字就能糊弄人了。

    “当然,当然。”

    顾冉勉强笑笑,老老实实写上欠窦婆子二十两,以资酬谢云云的欠条,写完后,刚要放到一边,那窦婆子又嚷了:“哎,写了你的名字上去了?”

    “写了,窦阿婆,在这!”

    “在旁边画个押。”窦婆子在欠条上指了指,道。

    “哎?”顾冉愣了。

    “就,把你手指头按在这儿,再按上去,咱们陶主簿说了,这叫才无可抵赖的凭证。”

    啧,看不出来,窦婆子对这事可真在行啊,肯定是在驿站耳濡目染学的!

    为了自己眼下的人身安全,打消窦婆子杀害自己的念头,顾冉依言用食指沾墨在欠条上按上了自己的指纹。

    “行了吗?窦阿婆?”

    “这欠条,一般一式两份,你再写一份,我一并拿回去给陶主簿公证盖章。”窦阿婆在一旁的指教,对这么一套流程熟悉得很。

    行吧!

    两张欠条到手,窦婆子满意地离开了。

    顾冉神情有点茫然。

    穿来第一日,成为流放犯不说,还欠下了这么一笔巨款,这什么非酋开局?

    不过好在巨款欠债的威力是巨大的,总算打消了窦阿婆想杀自己的念头,另外还颇有收获。

    一是窦阿婆态度好转。

    主动去寻离开驿站的行商回城镇后去找大夫来给她看病??无奈驿站距离前头那个最近的随县太远,并且据说因为大雪封山,官道上多处受碍,出入不得,连行商们的行程都耽搁下来,所以顾冉只能退而求其次,求窦婆子多送点热水喝,期盼着靠身体的自愈能力慢慢熬过去。

    二是一床薄被。

    窦婆子看她没有被衾,还从对面的空牢房里头搬了一床薄被子过来,正好派上用场。

    三是一件棉衣。

    一件有“囚”字样的棉衣给她保暖。

    那棉衣估计是郎君们穿的,最小号,但穿在顾冉身上还是松垮挎的。

    四是一个火笼。

    外头冰天雪地,监牢里也一样干冷。

    顾冉想起自己长了冻疮的双手双脚,干脆又问窦婆子要一个火笼跟一些木炭,解释夜里头拿来烤火驱寒,毕竟暖宝贴只有八小时的保暖效果。

    窦婆子去给她张罗火笼的时候,顾冉便趴在稻草床上写起了那封所谓的家信。

    幸好上一世她在修真界是与凡人同居一城的修真界世家的姑娘,自小亦在府学里头学过写字,如今模仿原主的笔迹,也不是难事。

    在信里,她哭诉流放这一路来的艰辛,并且痛骂秦四郎的薄情寡义,唾弃秦家将她抛在驿站的冷漠残酷,将自己说得有多惨多惨,祈求阿爹阿娘垂怜,给自己做主与秦四郎和离,到末尾说到自己大难不死,也真的提了在驿站多得窦婆子照顾的事情,表示感谢。

    当然,这都是面子功夫。

    省得窦婆子替她拿信去寄的时候,叫人拆了信函来看的时候(囚犯寄的信一般都得经过官差审验)生出不必要的疑心,至于信送到京城,宁远侯府的人收了之后怎么办,那也已经不是问题了。

    估计那时候她都离开这青驿,早就不用跟窦婆子等人打交道了。

    至于那欠条,她都一走了之了,将来的事谁知道呢?

    顾冉揣着拿盖章的欠条也没在意。

    信写好了,顾冉将信放进双鲤??也就是信函里,在双鲤正面写上宁远侯亲启,再落款顾二娘子,又给付了资费,才将双鲤再交与窦婆子。

    窦婆子满带笑意地接过顾冉写的那封信,一并将余下的纸张笔墨都给收走了。

    这些东西不是她去买的,而是找驿站里头文书借的,只给了一百文钱,余下九百文钱她自己就吞下了。

    窦婆子离开后,顾冉便见着她方才端进来的一个小火笼,里头已经生好了炭火,另外给配了一些碎炭,不多,估计仅够燃个两三天。

    顾冉拎着火笼又躺回了原来的角落,而后马上进了工作间。

    将火笼放到案桌上后,顾冉翻了翻屉子,又在置物橱那头找了找,找出了平时拿来碾碎符砂的小钵跟小杵,这才拿起了放在一旁的橘皮。

    第一世的时候,顾冉在冬季里一个保暖没到位,就经常会长冻疮,所以学到了一个快速治疗冻疮的偏方,主要用料便是南方随处可见的橘皮。

    顾冉将整个剥下的橘皮拿起来,放到小钵上面挤了挤,有汁,但不多,等挤得再没有汁的时候,打开火笼盖子,拿起一块边上没烧起来的木炭,挑开,露出里面烧得最旺的一圈红烧炭,而后将橘子皮外面那层覆上去烤了起来。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