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晚宴上觥筹交错,质子们面前的小案上放了小火炉,上头温着果奶,另一旁是水果、肉片等吃食。

    傅子笙来之前在宫院的小厨房吃了小米粥,现下一口一个葡萄吃到撑。

    大殿中,昌国成年立王的帝女们挨个上前给女皇送上新年贺礼,礼物里不乏昂贵的江南织锦屏风、西穰玛瑙水晶,亦有一位帝女送上一盒稻谷,口口声声说着百姓冬日里都能种出粮食的奇迹,令龙颜大悦。

    几位内臣啧啧称奇。

    质子们也奇怪这昌国的风土人情。

    傅子笙看得通透,在看见那盒新鲜饱满的稻谷时险些笑出了声。大冬天的种出稻谷,除非在王公贵族的用炭火围住沟渠,特质的温养之室里,她实在想不出哪里的百姓有那钱财之力搭建温棚。

    也不知女皇是真的喜悦,还是为了给那个帝女面子。

    承亲王今日在城外军营与值班不休假的士兵们举行家宴,跟长姐长孙澹告了假。倒是她的两位王女和王卿到了。

    二人送上的是一幅江山绣图,画是王女长孙念慈画的,可见功底不错;江山绣样是皇城有名的织娘所绣,但题字部分是王卿长孙芷柔绣的。

    见她小小年纪就能绣字,长孙澹龙颜大悦让她日后进宫好好教教她那被她宠惯了的帝卿长孙兴珠。

    长孙芷柔瘦弱的身子在空中一摇一摆,声音细软的应下,起身后接连一阵咳嗽。长孙念慈立马赶往她身边,扶着她小声说着什么。

    长孙澹也看得直蹙眉,“芷柔这身子弱,朕让御医晚宴后去王府再替你看看,一直这么咳,铁打的身子也耐不住折腾。等晚些了天更冷了,你现在就回王府歇着去吧。”

    长孙芷柔捏着帕子,一双桃花眼满是恐惶,看向自己的亲姐姐求助,她对陛下解释道:“咳咳,陛下,咳咳芷柔并无带着病容见陛下的意思,恳请陛下不要赶芷柔走……”

    眼见她快急哭了,众大臣都不由摇头,这位承亲王的王卿,果真是娘胎里带来的病气和软弱性子,如此上不了台面。

    转而另一位,长孙芷柔的亲姐王女长孙念慈一面低头安慰妹妹,一面挺身而出在女皇陛下的面前给她解释,“陛下容禀,芷柔只是太过心急,并不是有意惊扰晚宴。”

    “芷柔,你也别伤心,陛下伯母是想你回家好好养病,等晚宴结束就太晚了免得你受冻。伯母这还派了御医给你瞧病了,莫哭了,我们快谢过陛下的隆恩。”

    长孙芷柔在亲姐的拉扯下,擦了眼泪拜了几拜,得长孙澹赦免殿前无罪,这才露出点笑颜来,跟着亲姐匆匆离了宫。

    这一出意外剧场看完,傅子笙也吃饱了。

    她正想着上官宁何时发难,便见一花花蝴蝶般的女童穿着硕大的盛装,戴着蝴蝶头花钗,抹着胭脂往大殿外匆匆飞奔了过来。

    “母皇有没有想兴珠啊?嘻嘻,还请母皇不要怪罪,兴珠为了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给母皇长脸,这才来晚了。”

    “兴珠刚刚可是听见母皇提到兴珠的名字了,兴珠可不答应要和那病秧子学女工,母皇你可千万别把她召进宫里来。”

    “万一传染了病气,兴珠可是也要变成病秧子了。到时候给母皇也染上了,那可就不好了呢。”

    那女童俨然是长孙兴珠。

    女童刚一进门便无视了一众在座的帝女们,帝女们脸都绿了。

    正有些不高兴的质子们一看,当即见怪不怪,人家连自个儿的姐姐们都不在乎,她们这些外来的帝女们又有什么关系。

    长孙兴珠跳到长孙澹面前,抬手便是要抱。

    “芷柔只是咳嗽,哪有你说的那样。”长孙澹竟然也不怪罪,起身弯腰将她抱起,语气不乏无奈道:“兴珠不要再胡闹了,芷柔是你的妹妹。跟妹妹学习有什么不好?”

    “朕还记得你去年送给朕的生辰礼物,那个荷包啊,至今朕都不想拿出来戴。”

    那长孙兴珠长得明眸皓齿,一对酒窝可爱得紧,笑起来时眼睛就像月牙一样弯。她性子强势,闻言不依不挠的扭动起身子,“母皇坏,难道母皇还嫌弃兴珠的手艺吗?真是这样的话兴珠可要生母皇的气了!”

    大臣们听得心惊,恐龙颜震怒。

    奈何妃座上的貌美兰妃却一动不动,一双美眸含情脉脉地看向陛下和帝卿两人。

    长孙澹大笑,“你这孩子啊,真是被朕宠的无法无天了。好了,去你母妃那里吧。”

    “母皇总是这样,忙起来就不顾兴珠了。幸亏兴珠喜欢母皇,还给母皇准备了礼物。”长孙兴珠不太高兴的从她身上下来,往兰妃身边走去。

    长孙澹听见她的嘟囔,又被吊起了好奇心,笑着逗她道:“兴珠给母皇准备了礼物?是什么啊,怎么不拿给母皇看看?”

    长孙兴珠眼睛明亮,嘻嘻笑着往兰妃身上一扑,抱着她的脖子道:“当然就是母妃啊,母皇说兴珠是上天送给母皇最好的礼物,母妃再给兴珠生个小妹妹的话,那母皇就能有两个礼物了。母皇说对不对呢?”

    兰妃立马呵斥长孙兴珠:“兴珠,莫要胡说。”她今日的装扮定是下了心思,微微欠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