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灵活利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户户千元户?

    这怎么可能啊?

    他不知道,现在村里很多人家里都有几百元存款了。

    一个个有钱的不得了。

    更何况集体的账上,钱真的不少,之后会越来越多。

    “麓谷村的人少,光棍多,年轻一代没有多少人了,村里大姑娘都朝着外面跑,所有人都害怕的逃荒人员,反倒其实是一个发展的机会。”

    不懂得利用,懂得利用《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他在的时候,所有人都有种有气无力的感觉,一切都是混日子的感觉,可是现在,不是口号就是欢声笑语。

    看来,自己真的不适合当官。

    “对,煤球厂,听说附近村就有煤矿的,找人开采就行了,县长,书记,十里八乡的连一个煤球厂都没有,而且现在的煤球,听说都是碎煤球加水,混着有角质的黄土,按照比例混合制成的,这样污染是很大的,过些年就会被禁止。”

    煤球厂污染,那是十分严重的。

    江小烨带着一群人边走边聊。

    “你好江书记,能不能采访你说说麓谷大队……麓谷村的发展?

    还有这煤球厂,你有什么打算?”

    央视带头的三十来岁女性记者拿着老式话筒,身后跟着摄影师走了过来。

    不是录像,而是笨重的相机。

    “当然可以的。”

    赵书记眼神示意一下江小烨,立刻让开了位置。

    江小烨知道,甘山县需要这些人来宣传,自然,赵书记还有县长都很重视。

    “可以啊,先说麓谷村发展,还是先说煤球厂?”

    面对记者,江小烨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紧张,这要是在2020年那时候的记者,采访江小烨一个个都要谨慎无比,生怕被江小烨一顿社会的毒打。

    “江先生,不如你介绍一下自己吧,然后再说说逃荒人员和麓谷村的发展,你的目标,其他的我们最后再说。”

    记者是要登报的,现在的麓谷村,还不够上新闻的。

    当然,也不是不够,而是他们感觉不够,若是之前看到现在的这一幕,他们就考虑会录像上新闻联播了。

    “行。”

    江小烨点头。

    “麓谷村的发展很简单,所有房都换新的,所有人年底的时候都有新棉衣穿,有新棉被盖,家家户户缸里有粮,我们村现在进行的是分田到户,规定缴纳多少粮食,他们会一粒都不会少的,当然,剩余多少都是他们自己的,这就是大包干,可以带动他们的积极性!”

    “同时,麓谷村田少,那就开荒田,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砖瓦厂利益很大,给村里每家庭一个月带来一百元的收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更多的钱会进入集体账上,这些钱,就是给他们盖新房,村里修新路,村里买拖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