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廷议(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r />
    公主周瑾和秦之道秦大人在府中已经等候多时,说有要事与苏时商议。

    苏周此时已经把京城之事全部放下,和苏时一起见过周瑾和秦之道后,便施施然离开了。

    周瑾和秦之道却没有苏周那样潇洒,两人都面沉似水,担心的看着苏时。

    苏时疑惑的看着他们,忍不住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周瑾看了看秦之道,秦之道点点头,然后把今天在大殿上发生的事情详细的给苏时叙述了一遍《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同时暗卫查实理约司与东源质库勾连,多次陷害他人。司约及其以下共八人涉案,均交由吏部论处。

    户部因对理约司监管不力,一位郎中、两位主事被免,右侍郎黄滔被天子下旨申斥。

    其后黄滔上书,称其年迈,百病缠身,再无余力为朝廷效力,请求辞去官职,告老还乡。

    陛下应允。

    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场轩然大波也渐渐归于平静。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此事已经了结,然而今日朝廷论政,这件事再度提起,成为议政的焦点。

    户部左侍郎乔楚在议事殿上突然痛斥东源质库,称其贪婪无耻、嗜血成性,简直罪大恶极,完全违背了当初太子殿下成立东源质库的初衷。

    乔楚在议事殿上慷慨陈词,引得其他官员纷纷侧目,几乎认为他要与齐王划清界限。

    不过最后他上书陛下,认为今日之千秋质库犹如昨日之东源质库,为了避免明日之千秋质库变成今日之东源质库,对质库抵押借贷所收取利金应以国策加以限制,年收取利金不应超过六厘。

    而且除利金之外,不得巧立名目收取任何费用,如此一来,上可秉承太子爱民之心,下则惠众以解民之忧困。

    此策一出,大殿之上顿时议论纷纷。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齐王的反击之策。千秋质库以一分的利金吸储,再以一分八厘的利金贷出,一来一去有八厘的利润。

    如果借贷的利金限制在六厘,一进一出之间,千秋质库不但赚不到钱,反而还要亏损四厘。

    不过群臣虽然议论纷纷,却没有人出言反对。

    一来这一次苏时让齐王损失严重,齐王反击也是理所当然,所以没有人愿意在此时招惹齐王,以免惹火上身。

    再者苏时此时锋芒太盛,无论是齐王周煜还是赵王周晋,都想压一压他的的气焰。

    最后若真能将质库借贷的利金定得如此低,对百姓而言必然是一件好事,至于千秋质库损不损失,又关他们何事。

    不过周熠听闻之后,神色如常,并没有当场表态,只是说既然要施以国策,户部须得拿出章程来,廷议之后再讨论如何实施。

    乔楚见天子并不反对,心中惊喜,急忙承诺在五日之内必拿出章程来廷议。

    朝廷上所发生的事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