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大儒们的动作(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页继续阅读。

    地位的跌落伴随的可是话语权的减弱,同时也是权利的减弱,这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所以他们很着急,很想尽快见到景国的掌权者,让他们出手改变这种情况。

    而且借口他们都已经想好了,无外乎是那一套自古以来的说法。

    这套说法在赵仁身上屡试不爽,所以他们认为,这套说法肯定能够打动景国掌权者,从而将景国的这种情况改变过来。

    信心十足的五人来到景都之后,先平复了心中对景国各种新鲜事物的震撼,之后则开始打听起了景国朝中的情况。

    没错,他们这么匆匆《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特别是在景国西边这块区域,百姓对于工匠的看待上,已经与原来有着极大的差距,地位上高了太多。

    特别是在娶妻生子这种事关人身大事的地方,工匠不再是以往不怎么被人看到的情况,反倒是不少要嫁女孩的人家,会优先考虑一些工匠家中的孩子。

    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早就是秦毅安排的,每次的报纸上,秦毅都会让人夹带一些他想要对百姓宣传的内容,这些年来这种情况很有成效,逐渐的将百姓的思想开始进行转变。

    当然,这种宣传也并不只是喊喊口号的,若是做工匠没有好处,那百姓也不会按照秦毅的宣传而来。

    事实上是,景国现在各地确实非常缺工匠,各地的工程都需要大量工匠,而这些工匠,在农忙的时候能在家中耕种,农闲的时候则到处去干工程,一年下来能积攒到大量的财富,生活可是要比以前好太多了。

    景国西边是最先吃到这一场改变福利的,所以西边这边的百姓对于身份的期望,更加是工匠。

    至于读书人,这点他们也想,毕竟这是能入朝为官的。

    可是随着西边开始对教育的普及,这竞争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大家家中的孩子都能免费到太子开办的书院中学习,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子女能更加简单的学习到知识。

    但是要想进入景国为官,可不是在书院里学几年就行的。

    而且一旦一个百姓家中的孩子想要去考科举,那必将全力以赴的将心神投入其中,这样一来,一户人家不但会损失一个劳动力,同时还需要供养这个准备参加科举的孩子,这压力可不小。

    所以在配合着秦毅的宣传,很快百姓就转变了思路,让这些已经读书的孩子去从事工匠行业。

    一开始还是有人有一些忧虑的,可是当他们发现,家中读过书的孩子从事工匠行业的时候,能够做的比那些没有读过书的人更好,能够赚到更多的钱。

    加上秦毅的引导,百姓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所以景国西边就开始出现了工匠地位在不断抬高的情况。

    而这种情况,也被这些一路而来的大儒所细心的发现了。

    一直以来,天下百姓的地位都是按照士、农、工、商来的,他们这些大儒,是天然的士这个阶层,在朝廷之外高于任何人。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