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几十场赌局,不仅仅刮到的是赌徒的红眼,更是刮伤了赌坊的面子。

    几个藏在赌场里的壮汉和打手各自看了一眼,打了几个手势。

    赌坊的掌柜咬牙把珍藏的大额银票抽出来,放在于桑之的手心里。

    此刻在掌柜的眼里,这双手再漂亮也不好看了。

    他紧盯着于桑之的眼睛,话语间似有所指道:“一个姑娘家,揣着这么多银子,路上可要小心啊。”

    话语最后的尾音勾勒上去,格外让人胆寒。

    于桑之不知道是没听出来,还是听出来了当没听见,眼睛水雾蒙蒙,瞧了掌柜一眼,点头道:“好,多谢掌柜。”

    掌柜目光晦暗涩然,朝打手打了个手势:干她!

    打手接到命令,揣上家伙,很快就行动了起来。

    当夜晚上,街道上传来几声成年汉子的尖叫,吓得街坊里的鸡都叫了起来。

    于桑之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于二妞饿着肚子,小心翼翼地看她。

    昨天她实在饿惨了,所以去找娘要面条,今天她还能忍,就不敢去了。

    对上于二妞比她自己还要可怜巴巴的眼神,于桑之默了会儿,听到于家媳妇出来的声音:“猪草呢?”

    小镰刀搁在手上。

    猪草是一根没带回来。

    在于家媳妇质疑之前,于桑之摸摸索索,扣出了落在袖子里的小块银锭子——其他银子都被她换成银票了。

    这银锭子极小,要不是太小,也不能从于桑之的手指缝里落下来。

    但于家媳妇不嫌它小,手接过来银锭子之后,确认了是真的碎银子,看了于桑之一眼,也不追问,又回屋去哄屋里的小儿子了。

    屋内传来童谣声,衬得于二妞更眼巴巴。

    于桑之也想回去。

    但是袖子被扯了两下。

    于二妞乌黑的眼眸盯着她,像是看外出不归的丈夫。

    要是换做内心柔软,心中有爱的大姐,早就感觉愧疚和心疼了。

    但于桑之不同,她没有心,感觉不到愧疚。

    于二妞拉着人,小小的力道又怯又弱,于桑之袖子被扯着,也没挣开,被于二妞小步小步拉到小小漏风的厨房。

    厨房的灶台对于于二妞来说有点高,厚厚几块石头垒砌,堆砌起一个高度。

    锅内的水在煮,于二妞照着自己昨夜见到的,摸寻找了一些面条,看了于桑之一眼,多丢了几根进去。

    小小的脑袋和锅灶一样高,眼睛看不到锅里,只能凭借感觉扔。

    白色的面条融入煮沸的汤里,冒出阵阵白雾。

    “唔。”于二妞扯了扯于桑之,指了指装汤的瓦罐。

    瓦罐外面沾了层污垢,有点油,装在木架子上,于二妞踮起脚来也够不到。

    于桑之顺着于二妞的指示,把瓦罐拿下来,深色的瓦罐外围围了圈发黄的油垢,掀开盖子,里面是满满的野菜汤。

    不知道烧过多少轮了,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香味。

    于二妞吸了一口气,很惊喜,这就是昨夜她娘装汤水的罐子。

    于二妞也只敢看了一眼,没想到现在还记得这么清楚,也没指错。

    她有些惊喜,眼巴巴看着瓦罐,为于桑之挪开位置,想让她把汤倒入锅里。

    锅里已经冒出了白色泡泡,白色的面条在里面浑浊发软,里面充斥了小小的气泡圈。

    野菜汤奇怪的香味飘了出来,复杂又奇怪,于桑之拿着瓦罐的手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倒进去。

    她是喝血吃生肉都不会有事,但这么小一个孩子会不会有事就说不一定了。

    漂亮妩媚的眉眼微蹙着。

    见到于桑之还不倒,于二妞有些着急,她拉着于桑之的袖子又晃了晃,眼里有些哀求。

    于是,于桑之手一抖,汤水全部落进去了。

    于二妞惊喜地睁大眼睛,乌黑的眸子惊喜又期待地看着冒泡的铁锅。

    白色的水被乌黑发亮的菜汤给加深了,乌黑的菜汤在热水下逐渐褪去了黑色,变得深绿,浅绿……直到变成淡淡正常的绿色。

    面条也被染了色,发绿变香。

    是这乡下特地腌制的高汤香气。

    香气一点点升腾而起,弥散开来。

    随着香气的扑鼻,于二妞越来越兴奋,眼睛越来越亮,像是藏着好几颗小星星。

    等到汤水和面条被盛上来的时候,她看着自己的一大口碗,又看了看大姐面前空空荡荡的空气,有些疑惑,似乎在犹豫要不要自己动手拿自己的小碗碗。

    “你吃吧。”于桑之把面条全部放在了于二妞面前:“我在外面已经吃过了。”

    与此同时。

    在刚刚遭逢巨变的青楼里,一向老奸巨猾,又心思狠辣的老鸨自然不会这么轻易妥协。

    这地方是她最熟悉的,自然哪里藏了刀,哪里藏了瓦片她都知道。

    在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好几个时辰拿瓦片割断了绳子之后,她深深吸了口气。

    外面几个人高马大的壮妇跟着李二花一起守着侧门。

    她盯着狠狠瞧了会儿,解开自己手底最得力龟奴的麻绳,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快,去后门地道,快去告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