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苏文的回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听到他这么发问。



    苏文思考。



    也同时回忆着自己经历过的种种‘时间穿梭’的经历。



    而后平静地给出了回答:



    “作为一位新晋学者,我大概没有没有资格去断言这个话题。



    但在将来。



    正如天文学家布莱恩考克斯教授所言。



    此刻我们抬头便能望见的太阳,最终会成为烂漫星云里一块散发着微光的灰烬。



    那曾经巨大壮丽恒星的残骸。



    它的命运,就是在广袤极寒的太空中逐渐冷却,亦如无尽岁月已然落幕的漫天繁星。



    所以,当我们仰望天空,望向那些遥远的恒星和星系时。



    我们其实是在仰望过去。



    光从那些遥远天体到达地球需要经过漫长的时空间尺度。



    而我们此刻抬头所见的一瞬。



    大概是比起地球历史还要宽广上亿倍的宇宙往事。



    帕斯卡曾说过: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To the time to life, rather than to life in time)。



    人类文明终会向着远方前进。



    我想,



    大概没有比浪漫而又宏大的星河史观更值得期待的未来了。”



    “非常优秀的回答。”



    江修远听到他的回答,接着说道:



    “正如苏文所言。



    人类探索遗迹,向着称为知识深渊的边境前进,也正是因为文明不可能永远止步。”



    听到他这么说。



    滨海市最为权威的报刊记者提出了问题:



    “江教授,您在前往深海遗迹的时候,就不担心自己会永远留在那里吗?”



    “我也是人,当然会害怕。



    但我的害怕大概更多是愧疚,愧疚无法履行自己作为一位父亲、一位丈夫、一位儿子的责任。”



    他推了推眼镜平静的说道:



    “但倘若我真的留在了那里。



    我想在我离开后,留下研究资料能给这个世界留下些许帮助。



    那么,我期待的未来总会有人替我看到。”



    苏文默然。



    毕竟。



    他曾经亲眼见证过三千年后的文明未来。



    安静的讲座渐渐响起了零星的掌声。



    而后。



    掌声仿佛潮水一般涌起。



    汇聚成为不绝于耳的最高赞美。



    这一幕。



    也被忠实的记录在了网上。



    一篇篇报道出台:



    【文明不会停下脚步】



    【由起源时代引申超凡知识对未来的推进,江修远教授的格局】



    【愚公移山,用现代的词语来描述,大概仅有两字“传承”】



    【星河壮阔,人类的浪漫】



    苏文与江修远的名字也被网络传遍。



    一小时后。



    讲座结束。



    伴随着参会人员的离场。



    江梦寒在后台递给了苏文一瓶水。



    话语里也多了些许不容易被察觉的冰冷态度:



    “那个人确实只知道研究,连自己的命都不顾了,我不希望你也成为类似的人。”



    苏文理解她的心情。



    也就温和地笑了笑说道:



    “每时代总会有类似的人。



    恒星学之父威廉赫歇尔,提出电磁场论的‘迈克尔-法拉第’,量子物理的开创者与奠基人‘马克斯-普朗克’。



    从你的角度看,江教授确实有些自私。



    但这不是我该评价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