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南中半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约公元前两百年时,地处中东的大夏国在集市上出现了一种来自东方的布料。



    此布料洁白柔韧,耐水湿,汗渍不败,对于气候炎热的大夏来说是绝佳的夏衣布料,一时间备受追捧。



    公元前139年时,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跋涉至此,看到这玩意儿倍感眼熟,这不是我大汉产的?布吗?怎么跑这儿来了?



    由此古身毒道进入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视野,为了让这条商路由官方控制,武帝由此与西南夷等部落开启了长达十年的战争。



    但正所谓钱帛动人心,即使武帝大军在当地斩首数十万,夷人头领也依然拼死抵抗誓要把控商道所有权。



    直至公元69年哀牢人举族归降东汉,这条起蜀中、过缅甸、经印度、至大夏的商道才彻底打通。



    但好景并不长,汉末诸侯并起战乱频发,西南夷人也趁机重新夺取了古身毒道的控制权。



    而丞相兵出南中,平的也不仅仅是南中大姓之乱,更是为了平古身毒道之乱。】



    “财帛动人心……”众人咀嚼着光幕的这句话。



    孝武皇帝无人不知,说一句武功盖世并不过分,但大军尽出戮数十万亦不能慑服南夷。



    “这财帛能使人悍不畏死?”张飞实在是想不明白。



    关赵两将军也面面相觑,如此舍生忘死的夷人不是最可怕的对手,但一定是最讨厌的对手。



    而庞统则是一眼就瞧了出来,深深看了眼孔明,道:



    “锦官之设,亦为南中之谋,深谋远虑之策也。”



    庞统不相信会有什么歪打正着,以孔明之才,必然谋划已久。



    经商的糜竺则也明白了几分:



    “蜀锦若能远销异域换取珍宝,其获利能上百倍。”



    “设锦官而控蜀锦,控商道之夷越,其人莫不求于军师也。”



    【南中叛乱结束之后首要面临的便是治理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丞相那是相当的精打细算:



    治理上突出一个自治,务求“不运粮,不留兵。南人治南。”



    其实说白了还是为了省钱。



    甚至丞相在来的时候就提前计划好了这一切,平叛时候的副手李恢便是地地道道的南中人。



    战事结束后李恢获得了足够的威望,顺势便成为了建宁太守,



    而整个东汉末年大环境下还有一个必须执行的政策便是抑豪强,在这上面丞相玩儿了一手漂亮的借鸡生蛋。



    当时南中汉夷杂居,夷人好勇斗狠使不服管教,丞相便劝南中豪强出金银聘贪财的夷人作为部曲。



    并承诺如果夷人征用的够多还能获得可以继承的官职。



    而这些被大量聘用的夷人部曲最终被丞相调往蜀中,择其优者成立了无当飞军。



    而随后将当地一些老弱病残的夷人还给当地大姓。



    丞相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儿,一毛不拔反而还组建了一支名传天下的劲卒。】



    当时在武侯祠听光幕介绍尽忠战死的张巍和无当飞军的时候,刘备既感动又愧疚。



    但是如今听光幕介绍了无当飞军的来源,刘备只感觉心情复杂。



    千方百计只为了蜀中不要增加财赋压力。



    万般手段只为了增强季汉的军事力量。



    “倘若夷陵我没有一意孤行……”这便是刘备的念头。



    孔明大笑:“光幕此前不是也说吗,如若没有糜芳之叛。”



    “关将军已攻入许都矣,何至于后面横生如此枝节?”



    众人大笑,糜仲有点不好意思,同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