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贼军技穷,优势在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即便此时发现他无事,但……勇气已泄。



    对方的意图霍峻看得清楚,因此他骂了一句:



    “信鸟汝滴邪!”



    “还想效仿关将军取汝父首级?”



    身后有人递上装填好的大弩,霍峻又是瞄准一箭,可惜这次依然未有建树,只是射穿了对方胳臂。



    但见那曹将再次一滚从地上抄起一面长牌背在身后,径直逃返。



    于是霍峻身侧的部曲一时间都大叫出声,为这短暂的胜利而呼喝。



    杜袭在高处可惜的暗叹一声,他看的明白朱灵已然尽力。



    面对弩阵殊死一搏,若能破阵说不得真能将这千余人绞杀至此,但能探明对方有这支弩兵也不亏。



    否则若是对方假意撤退诱他进军,随后在斜谷内高处埋伏弩手,等曹军入围再同时齐射,折损恐怕要比此时多上不少。



    既有强弩,多备包铁长牌便是,杜袭也不忘吩咐一声:



    “拨两位医者去与朱将军查看伤情。”



    “传令与张将军,令其不可深追。”



    杜袭看得明白,随着朱灵的败退,这一路攻势也不再构成威胁,追击的张既反而束手束脚,唯恐被弩兵袭扰侧翼。



    既如此还不如干脆撤军,杜袭看得很开。



    左右不过死了路招一人,折兵百余人,些许损伤便换得贼军强弩尽出,可见已然技穷矣。



    优势在我!



    于是片刻后杜袭面对面色不佳的张既还有闲心开导:



    “德容何必挂念?此战之胜负不在关中,关中之胜负亦不在此处。”



    “这斜峪口虽易守难攻,然外有武功水,我等在斜峪口筑营,彼辈亦难出也。”



    “我等来时夏侯将军便有言,只需驱赶贼军令其不得入关中即可。”



    既然是关中的大将军如此交代,张既只能点点头将此事放到一边:



    “那某请在此筑营,以御贼军。”



    杜袭摇头:



    “此事不劳烦德容,朱将军胳臂负伤,正好在此筑营休养。”



    “我等还要前行,最好能抢占故道之栈道。”



    张既这般反倒是有点迷糊了:



    “我等是要痛击刘备,此般连锁褒斜道和故道,岂不是只能征雍凉马超……我懂了!”



    张既久在三辅,因此下意识便以为入关中仅这两道,但若说雍凉,他忽然记起来那边还有个祁山道来着。



    虽偏远,但据说全程无栈道,大军可行,而且已是最稳妥之法了。



    杜袭点点头,面色慨然:



    “如今既有吴地米,粮草丰足,合该锁关隘定雍凉逼祁山,令贼军自顾不暇。”



    张既点头,对此不做评价,只是自请先锋先入故道,杜袭自然应允。



    而刘备确实也感觉自顾不暇了。



    入了汉中之后,他见到的便是夹道围观的百姓。



    至于原因嘛,对汉中百姓来说,四百年前这片土地上的故事还仿佛昨天一般。



    如今此地又迎来那位高皇帝的刘姓后裔,外有贼人占据中原,这个情况怎么看都让人感觉很眼熟。



    于是有不少汉中老人对着刘备指指点点,言之凿凿的说这刘皇叔的长相简直跟高皇帝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仿佛真的亲眼见过刘邦一般。



    更别提如今汉中的百姓还有不少是从关中逃过来的,三辅从董卓时动乱至今,这些百姓已经受够了蹂躏。



    如今看着这位刘皇叔,不少关中百姓心底便升起了一个热诚的幻想,于是有人便干脆大喊了出来:



    “皇叔能带我等回家否?”



    这句高声质问让这里寂静了一下,随即不少人便眼巴巴的望了过来:



    汉中虽好,可他们毕竟祖祖辈辈都是关中人啊。



    刘备感觉到了熟悉的压力,但如今他也有自信能将这压力轻松挑起,于是也大笑道:



    “某此行,便是为了还定三秦,北归长安!”



    于是此地的气氛便愈发热烈了起来。



    而在人群中,孔明轻巧的钻了出来,一把握住了一旁不知如何是好的法正的双手:



    “姜维在何处?孝直速速带路。”



    法正眼睛望着人群中的主公,那意思再简单不过,于是孔明笑道:



    “此间不妨事,主公颇善于此,我等自去便是。”



    既然诸葛军师都这么说了,而且与主公一起来此的士卒也护卫在四周,于是法正点点头,先行带路。



    不过走了两步法正便止步想起来一事:



    “小姜维此时应该还未放课,孔明既来,有一异人我想让你见见。”



    如今虽然天气寒冷,但孔明扇子依然扇的飞快,借此来压抑心里的躁动,但听法正这么说也还是有点好奇:



    “异人?”



    法正点点头,在前面领路但换了个方向,同时道:



    “去岁曹军攻关中前,关中百姓慑于曹贼之名散逃。”



    “彼时我等已在汉中立足,张鲁北逃称主公为贼窃取汉中,反倒使得汉中百姓颇多依附。”



    说到此事孔明便也有些乐不可支:



    “我在益州都听闻,如今曹贼对如何处置张鲁依然犹豫不定。”



    毕竟失了汉中的张鲁也谈不上有多少价值,而且本身还有五斗米教这个身份,颇为尴尬。



    法正点点头,转入一条小路继续道:



    “彼时士元与我度田垦荒,与关中百姓分立身之土地,尔后便有随军工匠依图指导,盖水力坊以福民。”



    于是孔明好奇心登时便被勾了起来:



    “异人与工学有关?“



    穿过小路便是汉水边,孔明看到一个人正蹲在水力坊前,面前有一个小小的木质圆车异常精巧,这人巧手翻动,顷刻间便将圆车模型给拆开,然后又开始一步步重新装回,装到一半又停下沉思,似遇到了什么问题。



    法正侧身介绍道:



    “其人与我乃是同乡,亲属称其心智痴愚,早年有謇吃之疾。”



    “然我以为其在工学颇有造诣,故而引孔明见他一见。”



    孔明面上全是惊喜,主动迎了上去一起蹲在旁边,仔细打量了一番模型便指着一个关节处道:



    “此处可添加一处齿轮,横向啮合,既可多出一条动轴,又能降低木件之损耗。”



    “你可是在纠结此事?”



    孔明所说的是去岁圆车的改版,荆州对此是一直有推陈出新的。



    这青年猛点头,看了看孔明主动道:



    “我乃扶风马氏,名钧字德衡,足下怎么称呼?”



    最近天天都要开会,状态差了点,明天努力调整,抱歉抱歉。这一章还是算14号的。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