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人间真仙,逍遥仙(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再往上……真乃仙命也。”



    多少修士,穷其一生都达不到凝神境,就算达到,也很难再进一步,但方望不同,他自踏入修仙之路起,似乎没有碰到过瓶颈,一路顺畅,不断挑战极限,打破世人对他的认知。



    “诸位,列阵吧,避免此劫波及九脉。”



    赵传乾开口道,他板着脸,一如既往的严厉。



    闻言,众修士纷纷散去,回到各脉召集亲传弟子。



    不到一炷香时间,整个太渊门所有弟子都听闻方望要渡劫突破。



    渡劫!



    自太渊门创立以来,还未有人渡劫过。



    越来越多的弟子走出洞府,踏剑前来观望,处于寒冬中的太渊门变得热闹起来。



    与此同时。



    皇城上空,这里的季节与太渊门不同,气温温和,只是此时同样雷云滚滚。



    此刻,全城百姓、达官贵人都在仰望天穹,有人站在街道上,有人推开窗户,探出上半身,就连城墙上的士兵也仰着头。



    高空中有两道身影正在对峙,其中一人正是徐求命。



    徐求命身姿挺拔,身后悬浮着一把散发着银光的剑影,好似剑灵,可怕剑气自他体内溢出,如气焰向涌去,洞穿雷云,那云层洞口直径超过十丈,宛若天破了一般。



    徐求命剑意如虹,气冲霄汉,但他的气势并没有压制对手。



    “剑意不错,可惜,本命宝灵的品阶差了点,看来你不是方望。”



    说话者是一名身穿破旧道袍的老者,他身形消瘦,颧骨突出,白眉缭乱,双目如虎目,用充满侵略性的目光审视徐求命。



    徐求命面无表情,但他的心里暗自惊讶。



    好高深的气息!



    徐求命从未见过这样的人,感觉道袍老者宛若深不见底的汪洋,看不透,猜不透,只有一种难言的死寂气息散发,仿佛象征着死亡。



    “在下悬洪剑宗徐求命,阁下可敢报上名来?”徐求命冷声问道。



    道袍老者咧嘴大笑,笑得桀骜不驯,笑得猖獗,他轻蔑的看着徐求命,道:“我的名号?我乃活在人世间的真仙,你可以称我为逍遥仙!”



    话音落下,逍遥仙突然抬手,袖中猛地飞出一条赤红色毒蛇,杀向徐求命。



    徐求命眼神一凝,不退反进,迎面杀向逍遥仙,刹那间,他身后的剑灵突然消失。



    一道剑光闪耀天地间,令全城人闭目。



    轰!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起,狂风肆虐天地间,一道道剑气自高空迸发,横扫天际。



    徐求命杀至逍遥仙面前,双手以指为剑,一道道凌厉剑气杀出,但被逍遥仙轻松躲避。



    面对徐求命的剑气,逍遥仙快速躲避,明明徐求命的动作看起来更快,甚至让人的肉眼无法捕捉,而皇城内的所有人都能看清逍遥仙的身形。



    “哈哈哈哈!小娃娃,敢跟真仙交手,会死得很惨的!”



    逍遥仙放肆大笑,跟着一指点出,快若疾雷,直接点在徐求命的右肩上。



    徐求命的脸色瞬间凝固,一股难以想象的力量洞穿他的肩膀,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空爆声,他的身形猛地往后坠去,宛如天外陨星砸落,砸入皇宫内。



    轰!



    一座巨大宫殿被砸得崩塌,尘土飞扬而上。



    逍遥仙保持着探指的姿势,在他面前一圈劲气正在扩散,他的笑容是那么的不可一世。



    “小小凝神境,也敢在本仙面前造次!”



    逍遥仙不屑道,可话音刚落,他的眼神变了。



    大地微微颤动,导致全城人都能感受到,尤其是皇宫内,地颤得更加剧烈,一块块碎石、断木腾飞而起。



    只见那滚滚尘土之中缓缓飞出一道身影,正是徐求命!



    徐求命的右肩出现一?大的血窟窿,可并没有让他的身子骨弯曲,此刻他已经握住自己的剑灵。



    一股难言的剑意笼罩整个皇城,无论是修士,还是江湖豪客,亦或者将士,凡是有剑者,他们的剑都在颤鸣,仿佛在恭迎剑道君主降临。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握住剑柄,生怕自己的剑飞出去。



    逍遥仙眯起眼睛,啧啧称奇道:“小小凝神境竟悟出如此剑意,看来你小子有比超越宝灵局限的剑道悟性,可以,当真是天不负我!”



    徐求命抬剑遥指向逍遥仙,此刻的他披头散发,黑发肆意乱舞,更显霸气。



    ……



    太渊门,主脉。



    方望依旧保持着打坐的姿势,此刻他腾飞在半空中,天上雷云已经出现雷电交鸣之象,天威浩荡,让天地压抑。



    主脉已经被一个巨大光阵包围,所有太渊门弟子都在阵外观望,有人激动,有人害怕,也有人期待着。



    方望忽然睁眼,一道宛如蛇蟒般的巨大雷电劈下,势如惊鸿,刚要劈中他就散开。



    护体神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