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得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最好闹出来,才是棘手。”

    雍正爷连忙躬身拱手,做出谦卑模样:“当不起,当不起,若臣知道那人与东宫有关,必定抓了人送到殿下跟前,不会闹到衙门里。”

    花钱果然有用,这长吏的银子果然不是白收的。

    太子拉不下脸说的话,就由他代为发言,那长吏又道:“太子从未怪过大人,本也不是您要对簿公堂。”

    雍正爷见好又收,连忙道:“殿下宽宥,微臣惶恐。”

    太子殿下挤出笑意,做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将贾赦扶起。

    “大人不必惶恐,回去好生当差,若再有什么不妥的事,可记住今日你说的话。”

    “是,下臣谨记。”

    演过一回负荆请罪,太子殿下终身没找贾赦麻烦,赏了几样东西,将他打发出来。

    雍正爷知道太子今日晚间大约还要见个重要人物,自然没有时间在他身上耽搁。

    出了太子府邸,踩着凳子上自家马车,招财问:“大爷,咱们可是直接回府上?”

    雍正爷答:“不回,去西街给你们奶奶和哥儿买些东西。”

    原主的儿子就生在贾母生辰后第七日,如今守孝,自然不能和当年贾珠一般办生辰宴。

    贾赦拎了不少东西归家,谢氏见他竟然没乱买,都是些实用物件。

    雍正爷对谢氏道:“咱们哥儿马上也要一岁,如今办不成事,岳家也不便过来,给他买些能用的东西。他周岁那日我刚好要到西城外去应卯,没有十天半月回不来。”

    谢氏想到自家儿子连周岁都不能办,心里难受,但见贾赦如此上进,又觉安慰。

    “老爷只管去,家中有我在,他如今小,也不知什么,将来他大了,知道老爷为官勤勉,才是最好的榜样。”

    雍正见谢氏说的有理,早年康熙也是个天文地理无所不学的人,对他们学业要求分外严格,虽说皇阿玛老年多疑,但年幼之时,对儿女极为呵护。这一点雍正爷做得不如他。

    大清后面对皇子的教育更是一代不如一代,于是他又嘱咐谢氏道:“哥儿虽然小,但也过几年就大了,当下便可以开始打探启蒙的夫子,免得到时候找不到合适的人手。”

    荣国府不是皇家,皇家能挑选最好的先生来给孩子授课。荣国府虽然还有几个钱,有时能用钱请到人,纵使能教些四书五经,也只是教出一个读书人。

    雍正爷不想将来这孩子,只当一个古板的读书人。

    荣国府军功起家,名声又不好,真正有本事的人,未必肯来。

    就说贾赦交代下去此事,而后几日都在外奔忙,和将来的同僚搞好关节,预备去营中要的兵器车马,等到儿子周岁那一日,抓周之后去宁国府开了祠堂,将贾瑚的名字记上,怕耽搁公务,匆匆忙忙就出了城。

    贾赦一走,大房这边的日子就更无波澜,每日也就那几样事,倒是谢氏开始张罗着物色将来给贾瑚启蒙的夫子。

    谢氏身边的大丫鬟梅香正和乳母陈妈妈一道给贾瑚缝袜子,贾瑚吃了奶,在摇篮里睡的正熟。

    梅香笑道:“咱们大爷也太心急,哥儿才多大,就要忙着找先生?少说也得长三五年呢!”

    陈妈妈取出一根红线,又道:“这便是姑娘说笑,都说三岁看老,头一个夫子可不是随意能找的,好先生也不是只能学问在,更重品格和见识。”

    梅香将一只袜子放下,又道:“妈妈真不愧是读过书,说的样样在理。”

    谢氏已是听了一会儿二人说话,才走进来。

    “奶奶。”

    陈妈妈带来的姑娘,谢氏重新去了名叫宁儿的小丫鬟没有做活,正趴在那里写字。她见谢氏进来,一时间有些尴尬。

    谢氏一笑,将贾瑚抱起来:“大爷说过的,若是谁要和你学写字,带好了哥儿有空闲,只管教就是,读书方能知礼,哥儿我抱过去了。”

    陈妈妈拉着女儿,给谢氏磕头谢恩:“多谢大爷和奶奶恩典。”

    又过了大半月,雍正爷从督军营中休沐归来,才洗漱完毕换了衣裳,便被谢氏拉了过去,塞给他一张纸笺。

    谢氏道:“大爷,你瞧这字,可是有些眼熟?”

    雍正爷将那字一看,筋骨齐备,是一手好字!

    “这字你哪里来的,写得当真不错!”

    谢氏神秘一笑,“这是哥儿的奶娘,陈妈妈的字,她闲时教丫鬟写字,便动手写了几个叫人临摹,那日夹在哥儿的包被里,我拿了一看,写的真是不错,显然下过苦工。”

    雍正爷越发惊喜,不想陈妈妈竟然这般深藏不露,给人写字,也差不多能养活自己和女儿,若不是逃难,也不至于沦落到卖身的地步。

    谢氏见他还不开悟,不由提示道:“大爷当真没想起来在哪儿见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