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又是一年中秋夜十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在下承认他的诗词造诣极高,天下少有人能及,但他却再也不可能有诗篇传世,留下来的也就是那二十来首罢了。”



    “另外……这次文会之重,想必艾兄也清楚。我等十年寒窗为的是什么?”



    “诗词文章这个东西,也就是一块敲门的砖!”



    “这一次的中秋文会与以往不一样,若我三人再能拔得头筹,明年秋,太子殿下登基为帝……我等许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而他李辰安……早已化为了一杯黄土,这未来,无论是官场还是文坛,终究是属于我们的!”



    邰昭化点了点头,却不料艾河东忽的问了一句:



    “喂,你们说,李辰安的这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全诗是怎样的?”



    这没有人知道。



    因为这一句是李辰安在蜀州崇庆府,在水镜台看戏之前,对那些蜀州的百姓们说的。



    他只说了这一句。



    但就凭这一句之豪迈、之意境,就无人能敌。



    蒲千墨一哑,瞪了艾河东一眼:“这得去地府问他!”



    “我说艾兄,你怎的如那青楼的姑娘一样过不去他这个坎儿了?”



    艾河东咧嘴一笑:“倒不是过不去这个坎儿,我是发自内心的佩服他啊!”



    “可惜,”



    艾河东看向了荷塘中倒影的那轮圆月,神色渐渐有些暗淡:



    “其实我原本是想要去宁国游历一番,想要向他当面求教一下这诗文。”



    “却没料到他真的逝去,更没料到两国在无涯关打了起来。”



    “不过我倒是听说宁国的江南道,而今已和以往姬泰为相的时候截然不一样了。”



    “听那些行商们说,这便是他留给宁国的那些国策,在温煮雨温先生的大力推行之下出现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邰昭化蹙眉看向了艾河东,“艾兄慎言!”



    他压低了声音,“太子殿下出使宁国,据说受了些委屈,太子殿下对宁国的态度可不是那么友好,他登基之后,指不定两国之间还会发生更多的冲突。”



    “毕竟咱们是吴国的人,若是说宁国的好……万一被机枢房的谍子听见,你的前程就这么断了是小事,可莫要因此而丢了性命才好!”



    艾河东撇了撇嘴,蒲千墨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咱们该去将这中秋之词写下来了!”



    三人向三处亭子走去。



    人群顿时汹涌起来。



    三人在亭子中一挥而就,其余的学子文人们似乎被他们带动了起来,一个个也不甘示弱的走了进去。



    文汇楼三楼。



    太子吴谦此刻没有坐在他的那张矮几前。



    他和夏花站在了围栏边,正看着那些学子们一个个在泼墨亭中落笔成词。



    他的心里很欢喜。



    伸手一划拉:“这些青年才俊,皆是吴国书读得最好的学子,也都是本宫往后执掌吴国的人才!”



    “本宫还真不相信这么多的学子文人们同做一首中秋之词,里面会选不出几首超过李辰安的诗词来!”



    夏花撇了撇嘴,心想单凭先生的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里的所有人,都没可能做出一首超越这首词的诗词来。



    吴谦恰好扭头,恰好看见。



    他的心里一沉,夏花的这不屑一顾令他心里不太舒服。



    他忽的话锋一转,问了一句:“你说……李辰安究竟是死了还是没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