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三十八章 风波起(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备带去的东西,正在慢慢的登船。



    韩度见朱寿的人连锅碗瓢盆都给带上了,不由得取笑道:“侯爷,你这是去上任啊,还是在搬家啊,怎么连这些东西都要带上?”



    朱寿哈哈一笑,无所谓的说道:“咱这一去,可就是五年啊。五年背井离乡,若是不把这些东西带上,万一到时候咱想吃一口家乡的饭菜都没有,岂不是要把咱给逼疯?不瞒你说,咱不仅带来这些东西,咱连厨子都带上了一个。”



    “还是侯爷想的周到。”韩度竖起拇指致敬。



    “贤弟啊,”蓝玉叹声嘱咐道:“爪哇虽弱,但此去还是要务必小心。”



    “小弟省的。”朱寿郑重点头,“请留步,不送!”



    随后,便头也不回的踏上大福船。



    武人见惯了生离死别,对于送别这种事情,本就不怎么看重。今日要不然韩度拉着蓝玉等人前来,说不定朱寿就在没有人相送的情况下,就离开了。



    而且,即便是



    如此,朱寿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难以割舍的。



    大福船挣开绳索羁绊,扬起帆顺流而下,很快就消失在几人的眼睛里面。



    ......



    金秋八月,收获的季节。



    今年的干旱,让整个大明的粮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歉收。具体就是,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歉收比较严重。而江南之地和四川天府之国等地,歉收倒是只有一成左右。



    粮食虽然歉收,但是百姓还是兴高采烈的将粮食收割起来。虽然比往年要少,但是总不没有要好。



    粮食收割好了之后,接下来就是上赋税。由于今年皇上下旨减免了很多地方的赋税,因此,在百姓上了赋税之后,手里留下的粮食,和往年差不多。



    这让百姓人心稳定,对来年开始满怀起希望来。



    ......



    谨身殿里,老朱正在拿着几本奏折仔细的对照。过后,便怔怔出神,坐在原地一言不发。手里的朱批就好似被凝固了一般,久久没有落下笔去。



    最终,老朱放下毛笔,将几本奏折一一摆在面前。



    忽然喊道:“毛骧。”



    “臣在,请皇上吩咐。”



    又是一阵沉默,毛骧跪在老朱面前,丝毫不敢动弹。



    “替朕去查一查,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李?,提刑按察使司赵全德,户部侍郎郭桓,查查这三人有没有什么联系。”



    “遵旨!”毛骧立刻回道。心里顿时涌现出一股狂喜,皇上终于要用他了。



    毛骧也是被老朱一手检拨上来的人,也是跟着老朱的老人,深得老朱的信任。毛骧也是人啊,他也想要封侯,光宗耀祖。



    可是大明早就有铁律在先,非军功不得封侯。



    而毛骧时时刻刻都待在皇上身边,他那里有机会立下军功?因此,毛骧想要封侯,就需要在皇上面前立下功劳,足够抵消非军功不得封侯的功劳。



    但是偏偏之前接二连三的事情,让毛骧在皇上面前丢尽了脸。皇太孙死了,查,查不到死因,抓,抓不到凶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