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意图迁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后抬头看向韩度,诚恳的点头说道:“晋王的看法没错,当初咱虽然击破了北元,但只是俘获了北元皇庭的大小官员。对于普通的蒙元人,还真的是没有多大的影响。”



    “如果事情真是像晋王说的那样,普通的蒙元人开始投靠了瓦剌和鞑靼的话,那......”



    蓝玉摇摇头,没有说下去。还能说什么?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要不了十年,这两部必然会卷土重来。



    韩度心里送了口气,随后便笑着说道:“既然兄长的看法和晋王殿下一致,那么燕王的话就有些奇怪了。按照燕王的意思,这蒙元好似已经土崩瓦解,再也不会是大明的威胁一般。”



    “你是想说,他是在故意养寇自重?”蓝玉眼神一凝,如同一根细针一样看向韩度,嘴角噙着冷笑。



    韩度微微摇头,谨慎的叹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恐怕只有燕王才清楚。不过蒙元人应该对大明的敌意是一致的才对,没有道理他们对北平视而不见,却在明知道太原有重兵把守的情况下,还锲而不舍的骚扰太原吧?”



    蓝玉重重的点头,“此言有理。”



    韩度见蓝玉一副兴致勃勃的表情,怕他乱来,不由得劝道:“不过,无论此事是真是假,兄长都不能够擅专。这样的事情,只有皇上有权处置,兄长切记!”



    蓝玉有些不乐意,不过最后还是长叹一声,点头答应下来,“为兄明白。从今天开始,咱会留意草原的动静,即便是有什么也会先向皇上启奏的。”



    “那就好。”韩度放下心来。



    ......



    韩度不知道是不是归心似箭的原因,明明去的时候感觉走了很远很久的路,回来的时候却连什么感觉都没有,就回到京城了。



    一进京,朱标和韩度便立刻去向老朱复命。



    一见面,老朱便毫不客气的问朱标,“你把那逆子带回来了?他没有对你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吧?”



    老朱这是怕朱?不听,若是和朱标兵戎相见,那老朱真的是要气的吐出血来。



    到了这个时候,老朱也不再瞒着韩度了。



    可是韩度低头站在一旁,心里却是泛起一阵苦笑。自己还真不想要这个特殊照顾啊,这样的秘闻破事,韩度听巴不得自己从来没有听到过。



    朱标连忙拱手为弟弟开脱道:“父皇误会三弟了,三弟见到父皇的旨意,除了大呼冤枉之外,没有丝毫的出格之处。甚至儿臣只是说了一句让他进京,他便将兵权交给颖国公,毫不犹豫的就便随儿臣进京了。”“儿臣以为,弹劾三弟的奏折所言之事,或许是子虚乌有。”



    老朱好似不想提这个话题,等朱标说完之后,撇撇嘴道:“是真是假,朕自然会查个水落石出。另外你告诉那个逆子,在事情没有查证清楚之前,他就不用来给朕问安了,让他去他的王府带着,没有朕的旨意不许出门。”



    “这......”原本朱标还打算让三弟前来问安的,毕竟父皇也多年没有见过三弟了,若是能够略解思念之情,或许父皇会对三弟网开一面。



    可是朱标没有想到,还不等他开口,父皇便将这一点给彻底堵死。



    “是,儿臣这就让三弟回去等候父皇的旨意。”



    见朱标就要转身出去,老朱挥挥手,“不急,你等下回去的时候将他带走便是。”



    “另外朕要问你,交待你的事情,你去看过没有?”



    韩度闻言顿时呆了一下,原来老朱这一次派朱标巡视,还不仅仅是将朱?给带回京城,竟然还有事情?



    朱标没有理会韩度的惊讶,微微躬身回道:“儿臣前去看过开封和西安。”



    “你以为如何?”老朱沉吟着端起茶杯,不知道是想要考验一下朱标,还是有着其他的原因。



    朱标好似早就胸有成竹,“开封不行,太过狭小,而且黄河要远高于开封。一旦黄河决堤,那对于开封来说,就是一场浩劫。”



    老朱闻言不禁点头。



    “而且,前宋之所以建都开封,不过是因为力有不逮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地方罢了。但是我大明正如日中天,自然不用选择开封这个狭窄的地方。”



    什么?建都?现在不是以金陵为都城吗,好好的建什么都?忽然,韩度猛然醒悟过来,难道老朱想要迁都?



    这一次他派朱标巡视天下,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将朱?带回来,还想要让朱标亲自去查看适合建都的地方?



    韩度想不明白,金陵待的好好的为什么老朱想要迁都。



    “那西安呢?”老朱没有反驳朱标的话,直接问道。显然在老朱心里,他也是看不上开封的。让朱标去查看的目的,或许只是因为顺道看看,聊胜于无罢了。



    朱标深吸口气,正色说道:“西安十三朝古都,而且二哥在西安的时候,也对其城墙进行了一些修葺。看似很合适,但其实不然。”



    老朱心里显然是钟意西安的,现在听到朱标直接反对,顿时有些不高兴起来。沉声问道:“为什么?”



    朱标镇定的抬头望着父皇,正色回道:“原因有三,其一西安经历了唐末及五代战乱以后,宫殿早已灰飞烟灭,整个城市比较破烂,如果父皇要在这里建都,所要就需要把城池街道房舍给全部重修一遍,再加上修建宫殿所需要的财力物力人力,会非常的巨大。大明虽然已经立国二十多年,但是一直以来都在征伐北元上面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这两年朝廷的日子虽然好过了一些,但是百姓的日子还并不好过。若是现在就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大型宫殿,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老百姓的观感也非常不好。”



    朱标说到朝廷日子好过的时候,还禁不住的多看了韩度两眼。说起来,现在朝廷的赋税丰厚了一些,主要还是因为韩度的缘故。要不是韩度重新印制了宝钞,斩断了假宝钞对百姓的搜刮,并且市舶司收取大量的海贸赋税,朝廷的日子还真的未必有百姓好过。



    见父皇没有表示,朱标继续说道:“二是西安的气候变得越来越恶劣。由于千年以来不断的种植,现在的土地都变得非常的贫瘠。在西安的时候,韩度和儿臣一起去土地里查看过,泥土都开始泛白,根本就不再是沃野千里了。再加上西安缺水少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以韩度的说法,也就是能够种种朱薯和朱芋之类的东西。父皇应该知道,缺水对于百姓和朝廷来说,会是一个多么大的麻烦,同时,也不利于漕运。毕竟要天下要供给京城各种物资,是需要有漕运的。漕运跟不上,物资供应就没有办法得到保障了。”



    “三是迁都可能都会遭到很多朝中大臣的反对。因为朝中大臣的各种产业,大部分都在京城一带。一旦离开了这里,那么他们的利益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他们肯定反对迁都。”



    韩度闻言,顿时缩了缩脖子。朱标说的在京城有着大量产业的人,韩度就是其中一个,或许还是最大的一个。韩度在京城有多少产业?蜂窝煤作坊、玻璃作坊、酿酒作坊,还有马场,以及即将建成的机械作坊......这么多产业,若是因为老朱一个迁都就要全部放弃,韩度自然是不愿意的。



    显而易见的,若是老朱执意迁都,韩度肯定会反对。



    朱瞥了韩度一眼,好似看穿了他的心思,缓缓说道:“怎么,你要反对?”



    韩度本不想在这个时候说些什么,可是被老朱点名了,也只好硬着头皮出来,拱手道:“臣斗胆敢问皇上,为何要迁都?”



    7017k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