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11章 (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大叶村在高平城北面,离高平城大约有三十里,算是离高平城比较近的村庄。



    因为高平郡内百姓大多种甘蔗,只有年初那几个月忙着种植甘蔗,其他时间都是农闲时。



    但百姓哪敢真闲着,基本上都会找些事干,男子会进城找些活计或者出海打鱼,女子则会在家织物或者给大户人家洗衣服贴补家用,每个人都在为活下去努力。



    胡顺在两名亲兵的护卫下来到大叶村时,村里除了几个玩闹的孩童,也就村口坐着几个老人在说话。



    八月已经不似六月那么热,午后微风吹过,吹到人身上很舒服,老人们无事可做,就凑在一起吹风闲聊。



    看到胡顺几人,一个身材佝偻的老妪微微睁大眼睛:“好像是胡麻子回来了?”



    其他人听言纷纷看过去:“我记得胡麻子早就搬去城里了,今儿怎么回来了?”



    “他身边那两个甲士一看就不好惹,难道是来寻仇的?”



    “这可说不准,看胡麻......三郎的样子应该是发达了,当年胡家大郎和二郎为了霸占胡老汉留下的房子,硬生生逼走了胡三郎,胡三郎心中肯定有怨。”



    几个老人低声嘀咕,猜测胡顺回村的目的。



    胡顺注意到他们的目光,便朝他们走过去:“几位叔伯婶娘可还认得小子?”



    虽然胡顺已经年过三旬,但在这群五六十的老人面前确实是小子。



    “胡麻子嘛,你那一脸麻子谁会不认得。”



    一旁的老人扒拉了说话的老汉一下,暗自埋怨这人不会说话,胡麻子明显是风光了,哪能还喊过去的外号。



    胡顺不以为意,呵呵笑道:“对对对,就是我,吴叔,村长在家吗?”



    “在家在家,他家新添了个孙子,高兴得不得了,天天在家看孙子,都不舍得出门。”



    见胡顺态度温和,有好奇心重的人问道:“三郎,你找村长有什么事?”



    不会是想拿回属于自己的房子吧?



    其他人隐晦地瞥了两个亲兵一眼,心想有这两个甲士在,根本不需要村长出面,胡家两兄弟就得把房子还给胡麻子。



    胡顺挠挠头,一脸憨厚不设防的样子,坦诚道:“谨王殿下正派人在各个城门口招募工匠,我怕咱大叶村不知道消息,特意来告诉一声。”



    “谨王?招募工匠?真的假的?”



    胡顺道:“当然是真的,您看我就知道了,若不是谨王殿下看重,小子我怎么可能有今日的体面。”



    工匠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但该交的税一点都不少,有时候比种地的百姓还苦,因为他们的地位比农民低。



    几人看看面色红润,衣着体面的胡顺,忍不住问道:“那给王爷干活,王爷给多少工钱?”



    这是他们最关心的。



    胡顺道:“每个人的工钱都不一样,手艺越好工钱越多,不过,只要能入王爷的眼,王府就会安排住处,到时候一家人都能住进城里。”



    “真的?”



    几个老人的眼睛顿时亮得发光,激动地看着胡顺。



    不管哪个年代,乡下人都梦想往城里搬,不管在城里做什么活计,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要你能住进城里,那就是有出息。



    胡顺很理解他们的心情,指了指两个亲兵道:“王府不仅安排住处,还很重视我们,大家看看我身后的两位兵爷,他们是专门保护我的。”



    “你们见过有人会特意派兵保护工匠吗?那些大人物们对我们这些工匠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谁能像王爷这么重视我们?别说高平了,就是在整个陵州也找不出像王爷对我们这么好的人。”



    “小子虽然没什么能耐,却也想让乡亲过上好日子,这次王府招募工匠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好啦,时间不早了,小子得去找村长了,把这件事告诉他,小子还得去别的村。”



    说完,胡顺就和两个亲兵走进大叶村,径直前往村长的家,剩下几个老人沉默地看着彼此。



    过了没一会儿,一个老人道:“哎呦我的腰啊,老毛病又犯了,你们继续聊,我得回家躺躺。”



    剩下几人看着他的背影:“老刘头家的二郎好像是木匠吧?”



    “就是木匠!刘二郎前年才添了个小子,他家本来就不富裕,如今多了张嘴吃饭更难了,刘二郎到处找活干,可大叶村就这么大,哪有那么多家具找他做。”



    说到这儿,几人齐齐叹了口气,没了聊下去的心情,各自回家了。



    他们家里虽然没有工匠,但亲戚里总会有,胡顺的样子他们都看到了,哪里会不眼馋,生怕去晚了就没机会,回家后纷纷招呼儿子媳妇赶紧通知做工匠的亲戚。



    随着胡顺三人到村里宣传,大叶村的这种情况渐渐在每个村上演,五个城池的四个城门口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长队等着登记,眼中皆带着希冀,那是对未来的希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