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韩循献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糜悦拉着糜甑的手撒娇道:“好了,爹爹,二哥已经知错了,日后您再慢慢教他,相信二哥一定能改过的。”



    “好好好。”



    糜甑拍拍自己宝贝闺女的手背,目中若有所思。



    看子仲的来信里说,刘公子的年岁倒是和自家闺女差不多大,而且自己家儿子对那位刘公子是极力夸赞,各种褒美。



    如果不是自己熟悉自己儿子的性情,知道子仲的性子是何等稳重,他肯定就不会相信那些夸奖推崇的话语。



    只是现在,糜甑倒是对刘封产生了很大的好奇。



    如果刘封真的如子仲所推崇的那般好,那糜甑可就有事想做了。



    想到这里,糜甑看了自家女儿一眼。



    **********************************************************



    “明公,循日思夜想,为明公思得一计,特来献之。”



    刘备处理了半日公务,正打算午休吃饭时。



    下面一个名为韩循的从事突然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刘备思索了一下,想起来这韩循是陶谦所任的儒林从事,并不是什么重要的角色。



    不过对士人,刘备一向容忍度很高,也乐于表现自己尊崇士族。



    他推迟了午饭的时间,将对方请了进来,然后听到了对方的这句话。



    这让刘备来了兴趣。



    别的不说,光是日思夜想为自己筹谋良策,这态度就很值得肯定嘛。



    不论这计策行不行,好不好,只冲着这态度,就必须得好好嘉奖一番。



    “哦,从事请坐。”



    刘备直起邀请对方入座,温声询问道:“不知从事有何良策,要献于备啊?”



    韩循是个四十岁的文士,长相倒是斯文清秀。



    听到刘备的问话,韩循恭敬回答:“先前陶公在任徐州的时候,州中名士王治中、赵别驾一起进谏陶公,对曰:春秋之义,求助诸侯不如勤王。



    现在天子远在西京,应该派遣使者奉承王命。



    陶公听后,甚为赞同,于是便派赵别驾前往西京,参拜天子。



    天子阅读陶公奏章后很是欢喜,不但大加赞赏,更升陶公为徐州牧,安东将军,封溧阳侯。同时,别驾赵昱也被朝廷任命为广陵太守,治中从事王朗则被任命为会稽太守。”



    “今明公受陶公重托,署理徐州州事。可您毕竟只是自表,并没有朝廷的背书。”



    “既如此,何不效仿陶公之策,遣使者赴西京,朝见天子,为明公求取州牧之职。”



    刘备听了,顿时觉得这建议不错。



    确实,他现在虽然当上了徐州牧,可这个徐州牧,是他和陶谦私相授受的,并没有朝廷的背书和认可。



    说白了,这场交接并不合法,是钻了天下大乱的空子。



    虽然目前勉强也能凑合使用,毕竟眼下是什么世道,大家伙也都清楚,不会那么挑剔程序合法了。



    可如果真的能得到朝廷的背书和赐官,刘备这个徐州牧的地位将会更为稳固,而他能行事的权利也会增大许多。



    这不由的不让刘备动心。



    

章节目录